向战为战永葆战斗队本色
向战为战永葆战斗队本色
■王庆磊 王建忠
人武系统姓军为战,支援保障打赢是主责主业和核心职能。奋进新时代、赶考新征程,人武系统向战为战的焦距需要更加聚焦、支援保障的准星需要更加精准,只有始终保持战斗队本色,坚持以战斗力标准抓好练兵备战,才能肩负起新时代国防动员支援保障打赢的使命任务。
铸尚武之魂。自人民军队成立以来,尚武精神就始终根植在人民军队的基因里。人武系统地处军地结合部,易受社会上不良文化思潮的袭扰,少数官兵虎气减少、娇气滋长,染上“享乐病菌”。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尚武精神需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匡正练兵备战导向,增强练兵备战动力,形成练兵备战合力。尚武精神需用职能使命浇灌,须强化职能使命教育,激发所属人员练兵备战的热情,日常训练敢站排头、大项任务勇挑重担,努力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尚武精神需用红色基因培育,须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富矿,组织所属人员瞻仰红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对话英雄模范,感召激励大家把忠诚与武勇内化于心、固化为魂。
强精武之能。习主席向全军发出的“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振聋发聩,直指军队建设要害。人武系统虽身处后方、位列后备,但“以武止戈”的本领决不能落后。要深入学习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究探索支援保障打赢的高招;着眼对手之变,加强对强敌对手的研究,充分认识其优势和软肋,有针对性地搞好支前援战训练。充分挖掘辖区交通运输、产业布局、科创资源优势,研究演练陆域保通、海域侦搜、空域防卫、网域防御、远域投送的战法训法,推动“多域聚优精敏”动员概念的转化落地,打破制约支援保障作战能力生成和提升的瓶颈。着眼地方所能、部队所缺、打仗所需,突出军地联合制胜预案健全完善、新型支援保障力量建设运用,精算动员规模、兵力编配、指挥协同,努力把动员潜力转化为打赢实力。
塑英武之姿。习主席明确指出,“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不只是面子,而是面子里子都要有样子”。“好样子”体现了优秀军人由外到内呈现的英武姿态,由内到外散发的英武气概;反映了“修于内”与“形于外”“精神风貌”与“意志品质”的辩证统一。人武系统处于军地结合部,是人民军队的“窗口”和“代表”,必须把培塑军人好样子、展示军队好形象摆上重要位置。以强健体魄呈现英武之姿,抓好体能训练、练兵备战,让人民群众领略到军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以担当作为体现英武之姿,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应急解难突击队、乡村振兴排头兵、文明新风引领者,致力守一域平安、暖一地百姓、美一城生态;以务实作风展现英武之姿,在军地工作协调中,做到政治站位更高、大局意识更强、遵规守纪更严、攻坚克难决心更大,以奋斗的姿态赢得尊重、赢得地位、赢得支持。
尽兴武之责。人武系统虽处于国防动员系统的末端,但支援保障打赢的标准不能降、真抓实备的力度不能减。坚持主责主业主抓,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制度优势,调度全社会优势资源,办好兴武装强国防的大事、支援保障打赢的要事、暖兵心稳军心的实事。认真履行协调职能,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辖区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兼顾军事功能,推动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向战流动、为战服务。抢抓军队跨越发展的“窗口期”、国防动员深化改革的“机遇期”,坚持战建备一体推进、编兵练兵征兵三线联动,努力为支援保障打赢提供坚强可靠的支撑,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