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深度!少帅张学良设计杀杨宇霆是对还是错?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1:46
导读:张学良设计杀掉杨宇霆后,晚年不断感叹事情太邪乎,此怪事让他一生都没忘记,甚至还吓哭了妻子于凤至,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怪事 1990年的一天,台北北头寓所正举办一场宴

张学良设计杀掉杨宇霆后,晚年不断感叹事情太邪乎,此怪事让他一生都没忘记,甚至还吓哭了妻子于凤至,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怪事”

1990年的一天,台北北头寓所正举办一场宴席,其中两位客人不是一般人,一名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另外一名就更不得了,是中国近代风云人物张学良。

没错,就是人称少帅的张学良,东北王张作霖之子,那年他已经89岁高龄了。

自张学良36岁被软禁,这一关就长达54年,也是1990年那年,他终于获得自由了。

时年90岁的张学良,是从北洋、民国、抗战、内战,再到现代走过来的,可谓是历史的“活化石”了。

当唐德刚谈到张学良为什么杀杨宇霆时,张学良来了兴致,最后还爆料出发生了“怪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几十年来,一直都藏着一枚银元的怪癖。

据张学良采访时原话:“我,我不大迷信,我对这事儿是真迷信。”(当时张学良说话有些许结巴)

而这所谓的怪事,当年还把张学良妻子于凤至给吓哭了。

要知道在民国时代,人命比厕纸还廉价,杀人也好、死人也罢,不夸张的说是常态化事件。

张学良也是如此,混的就是刀口舔血,玩的就是生死时速,怎么杀个人还杀出个怪事呢?以至于张学良一辈子都没能忘记,直呼太邪门,明知是迷信也不得不迷信。

顺带一提,根据张学良当时采访,在谈到杀人也好、战争也罢,不管多么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事件,这位少帅都是谈笑风生。

可谓经历太多大风大浪,几条人命不过尔尔。

可谈到杨宇霆死亡事件,以及那天晚上自己和妻子,一个惶恐、一个吓哭的事情时,他老人家情绪便急转直下,心有余悸是写在脸上的。

这个死者杨宇霆是何许人也,那天杀人到底杀出了个什么邪乎事?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民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张学良设计杀掉杨宇霆后,晚年不断感叹事情太邪乎,此怪事让他一生都没忘记,甚至还吓哭了妻子于凤至,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怪事”

1990年的一天,台北北头寓所正举办一场宴席,其中两位客人不是一般人,一名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另外一名就更不得了,是中国近代风云人物张学良。

没错,就是人称少帅的张学良,东北王张作霖之子,那年他已经89岁高龄了。

自张学良36岁被软禁,这一关就长达54年,也是1990年那年,他终于获得自由了。

时年90岁的张学良,是从北洋、民国、抗战、内战,再到现代走过来的,可谓是历史的“活化石”了。

当唐德刚谈到张学良为什么杀杨宇霆时,张学良来了兴致,最后还爆料出发生了“怪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几十年来,一直都藏着一枚银元的怪癖。

据张学良采访时原话:“我,我不大迷信,我对这事儿是真迷信。”(当时张学良说话有些许结巴)

而这所谓的怪事,当年还把张学良妻子于凤至给吓哭了。

要知道在民国时代,人命比厕纸还廉价,杀人也好、死人也罢,不夸张的说是常态化事件。

张学良也是如此,混的就是刀口舔血,玩的就是生死时速,怎么杀个人还杀出个怪事呢?以至于张学良一辈子都没能忘记,直呼太邪门,明知是迷信也不得不迷信。

顺带一提,根据张学良当时采访,在谈到杀人也好、战争也罢,不管多么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事件,这位少帅都是谈笑风生。

可谓经历太多大风大浪,几条人命不过尔尔。

可谈到杨宇霆死亡事件,以及那天晚上自己和妻子,一个惶恐、一个吓哭的事情时,他老人家情绪便急转直下,心有余悸是写在脸上的。

这个死者杨宇霆是何许人也,那天杀人到底杀出了个什么邪乎事?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民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二、权力的游戏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浩荡东北的一代枭雄张作霖,在乘坐专列到沈阳皇姑屯时,突然爆炸声响起,紧接着火车便被炸的面目全非,地上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躯干,而张作霖也是血肉模糊,当天就被救护人员送回沈阳。

刺杀张作霖的始作俑者,便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

由于张作霖伤势过重,上午9时30分左右在大帅府去世,撒手人寰之际,他对妻子陆夫人交代:“告诉小六子(张学良小名),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吧!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沈阳。”

说完后,一代东北王张作霖,在日本人的无耻行径下化为历史。

张学良回到东北后,得知这一切是痛心疾首,而他现在根本没时间儿女情长,因为日本人随时会让他成为下一个。

可此时张学良还只是花花公子,少不更事不说,对愈演愈烈的东北危机,以及日寇的狼子野心,他真就是一脸懵逼。

这个时候,一个男人站了出来,在张作霖死后,论资历、论实力他都有资格抛头露面。

此人便是杨宇霆,他让张学良按照自己计划走,果不其然,很快就稳住动荡的东北局势,且无论是日本还是关内,暂时都无法进一步染指东北。

这明明是值得庆幸的事,却成了张学良和杨宇霆矛盾的开始,也是从那一刻,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拉开序幕。

自打张作霖死后,东北就变成了烂摊子,大小事务都要人处理,古人云能者多劳,换句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责任越大职权也必定越大。

张作霖临死前,是把张学良托孤给杨宇霆了,同时杨宇霆在奉系圈内位高权重,各路军队都是他小老弟,反观张学良无论经验还是能力,都是菜鸟刚出新手村的水货,和杨宇霆这种纵横政军的老司机根本不能比,自然很多事情也只能杨宇霆操办,这样一来杨宇霆肯定是大展拳脚,同时没有了张作霖的压场,张学良又年幼势微,你说他能“挟少帅以令诸侯”都不为过。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杨宇霆混的什么来头?

这么说吧,没有杨宇霆效劳,张作霖的东北王就得打对折。

杨宇霆是少有胸中有墨之人,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

他和张作霖是相见恨晚,如果说张作霖是求贤若渴,那杨宇霆便是渴遇明主。

就这样,两个都想在东北整大活的人,在历史交织处双向奔赴了。

自打杨宇霆加入了张作霖的东北霸业后,他为张作霖出谋划策,用过人的智谋解决了一系列难题,让张作霖实力变得空前强盛。

先是田赋制度,打压豪贵,还田予民,在生产和经济上,为东北带来繁荣基础。

有钱一切都好办了,他以此改革东北军旧制度,招揽新生代军事人才,建立更先进的军事结构,采购更强大的军事武器,东北军力量飞速崛起。

同时,杨宇霆意识到,随着时代进步,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光靠陆军是不行的,所以杨宇霆在海军上大手操练,更系统更成建制的强化东北海军。

其次,杨宇霆还很有战略眼光,他早就看出日本狼子野心,以及东北岌岌可危,便大修战备公路,在交通运输和军备运送上不被日本人胁迫,在大局上与日寇有了周旋的主动权。

而最可贵的,莫过于杨宇霆一手建立东北自己的兵工厂,在武器弹药方面自产自销,加强了东北防卫力量不说,还避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风险,这让东北在军事方面有了自主自强的底气,也有了与日本一较高下的资本。

因此,杨宇霆在奉系朋友圈里,是张作霖公开的“军师”、“智囊”、“小诸葛”。

无论是张作霖的东北王,还是奉系荣获民国最强军阀,以及东北工业规模,这一切都是杨宇霆的功绩,他在张作霖当家时,就是当仁不让的二把手了。

正因如此,在张作霖死后,虽然名义上张学良继承了一把手,但实际上,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外因和功绩,还是杨宇霆的上位手段,他都成为了“隐形东北王”。

张作霖还没去世多久,杨宇霆就在东北地界上撒欢了,他开始强行代表张学良为所欲为,还以“托孤大臣”身份PUA张学良,经常当众让张学良下不来台。

甭问,问就是你爸不在了,你叔得管着你。

说白了,这也是做给别人看的,就是在向周围人发信号,张学良已是他杨宇霆的提线木偶,东北现在是姓杨不姓张了。

至少这个时候,两人问题好歹没放脸上,而接下来事态发展,则直接从矛盾变成冲突。

一日,张学良路过杨宇霆办公室,发现那里门庭若市,内外更是吵吵嚷嚷,便走过去看个究竟。

结果进屋才发现,里面人全都在汇报东北局势,张学良见状便想参与讨论。

此时杨宇霆竟大发雷霆,他觉得张学良这种纨绔子弟纯属添乱,便斥责道:“这是军机大事,小六子你回去吧,这用不上你!”

张学良在杨宇霆呵斥下,虽说恐惧,但还是壮胆问了一句:“我身为少帅,这东北的事情我不能管?”

杨宇霆马上反驳:“这不是你小子家,你现在什么都不懂,你能干什么?”

这时一个军官从中圆场,然后张学良也在众人催促下,尴尬的被那名军官支走了。

路上那名军官说道:“张少帅下回别来了,杨将军说了,以后有事都和他说,如果汇报给闲杂人等,那就算故意扰乱工作,是要受处罚的。”

张学良听后大惊,同时也罕见发了大火,合着自己是东北一把手,却什么事只能和杨宇霆说?这“闲杂人等”骂给谁听呢?

此刻张学良意识到,杨宇霆把想把自己架空,东北大小事务他独揽了,奉系文武百官都和他混了。

那句“闲杂人等”也在张学良心中久久不能忘记,这不是关系处不来了,这是赤裸裸的权利叫嚣。

经过这次事件,张学良是越发狼狈,而杨宇霆则借机得寸进尺,杨宇霆不仅要架空张学良,甚至要把手伸向这个少帅的私生活,在杨宇霆眼里,张学良已是奉系傀儡。

此时张学良也心力交瘁,由于有杨宇霆的绑架政权,这少帅体验感是越发差劲。

这就让张学良变得消极怠工,成天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就是鸦片吸的满天昏。

这可给杨宇霆立威机会了。

根据张学良描述,有天早上他睡正香,突然就被巨大的敲门声惊醒,紧接着是一连串脏话。

张学良又惧又奇,这卫兵都在门口守着,怎么任由这么大阵仗不管了?

当张学良靠近时,才听到:“我是杨麟阁,有公事,马上出来!”

张学良表示在穿衣服,然而听到此话的杨宇霆骂的更凶了。

“混账东西,六子你他N睡昏头了,老帅在世你就这德行,你要还这样,东北还能有好吗?”

张学良听完气的大怒,并顶撞道:“东北事情我不干你干!”

而这次,也是张学良对杨宇霆的首次顶撞。

以上事件,虽说矛盾已发展成冲突,但至少形势还没失控。

然而,接下来竟演变成殊死搏杀,根据张学良采访口述,杨宇霆不仅要在权力上废了自己,甚至发展到身体上。

政治斗争终究恶化成你死我活……

三、先下手为强

1928年春天,杨宇霆突然找到张学良,并和他谈起了儿女情长,这让一向被杨宇霆打压的张学良,顿时不知所措,心说“今儿这杨宇霆是唱哪出啊?”

不一会,杨宇霆提到张学良吸鸦片的事,并露出一副关心的样子,语重心长讲戒鸦片的必要。

张学良感到奇怪,杨宇霆和自己闹得不可开交,怎么好端端扯什么戒鸦片呢?

随后,杨宇霆就和传销一样,开始对张学良进行PUA,然后话赶话引荐了一个戒烟神医。

此人叫马天驰,自称在日本留学的医生,有先进的戒烟医术,只要注射几支“戒烟针”,保管张学良针到瘾除。

张学良见能恢复健康,外加他确实想戒鸦片,不管杨宇霆什么心思,如果真能解决问题,那倒未尝不能一试。

随着几针下去,张学良发现确有奇效,自己不仅对鸦片可有可无,精神状态也变得非常好,这才几天时间,就找到年轻时的感觉,要知道,此前张学良戒鸦片是从未成功过。

张学良在满心欢喜中,也不免疑惑,这杨宇霆为何帮自己戒烟呢?

然而很快,张学良就找到了答案。

鸦片确实不吸了,烟瘾也真戒了,那么问题来了,这“戒烟针”怎么天天都要扎呢?

不仅如此,这剂量也是与日俱增。

按照晚年张学良采访说法:“后背是青一块紫一块,都被打成塞子了。”

且张学良也从之前精神焕发,到感觉身体被掏空,他的健康状况甚至还不如以前,前些天的好状态,更像是回光返照。

张学良尝试不再注射,其结果就是浑身上下跟火烧一样,不是这难受就是那不得劲,比戒烟时还痛苦。

张学良化验后才发现,马天驰给自己注射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戒烟针”,而是吗啡。这玩意比鸦片可怕多了,无论上瘾程度还是身体损害。

该神医还经常在他工作时打针,尤其喜欢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等他。

直到有一天,张学良发现马天驰趁其不在,独自在办公室里翻越文件。

张学良这才反应过来,杨宇霆这是打着戒烟的牌坊,给自己身边插了暗桩。

这个吗啡既让张学良上瘾,又因其需大量注射,马天驰就顺理成章可以监视,以及刺探张学良一切行为。

而吗啡长期注射,或者过量注射,都可以让人死亡,至少也能让人生活不能自理。

也就是说,张学良在成瘾后,随着吗啡频繁注入,杨宇霆不需要发动兵变,就能让张学良突然横死,最差也能让其成沦为废人,那么一个废掉的张学良,还需要杨宇霆花心思管控吗?

那这奉系霸权争夺杨宇霆是躺赢啊。

此时张学良是毛骨悚然,他实在没想到跟随父亲多年的老部下,能为了获得东北的天下,干出如此没有底线的勾当。

(此段记录说法存疑,有学者表示,所谓杨宇霆骗张学良吸吗啡,存在张学良甩锅杨宇霆的可能。)

此时张学良杀心已起,但一直思索是杀是抓,直到“杨常逼官”的导火线。

以下是根据张学良采访描写。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带着小老弟常荫槐,大摇大摆到张学良办公室。

常荫槐是杨宇霆头号爪牙,在对张学良的迫害,以及杨宇霆夺权事情上,常荫槐是冲锋陷阵、事事参与。

杨宇霆到张学良面前,张口就要求张学良撤掉中东路督办吕荣寰,由常荫槐来任职。

当时常荫槐是奉天交通委员会委员长,还兼职黑龙江主席。

按照张学良原话就是:“他现在身兼数职,现在又把吉林交给他?东三省这么大没人了?就他这么一个人?”

但是杨宇霆态度非常粗暴,他威胁张学良必须立刻签字,并把准备好的文书扔了过去。

这让张学良怒不可遏,之前好歹表面上还尊重自己,这下是装都不装了是吧?

面对飞龙骑脸般的羞辱,结合杨宇霆之前的所作所为,张学良决定先下手为强。

张学良知道如果再不反击,自己就得去见张作霖了,既然如此,那还是你杨宇霆去见张作霖吧。

张学良以到饭点为由,要求先吃完饭再议论这件事。

随后杨宇霆和常荫槐便悻悻离去。

在办公桌面前的张学良,是愤怒的,也是恐惧的,他知道杨宇霆在奉系地位,也知道如果杀了他,本就混乱的奉系会失去顶梁柱。

况且能不能成功都是问题。

可当下没时间给张学良考虑了,因为两个小时后杨宇霆和常荫槐就会过来,现在是生死时速,情急之下,张学良决定把生杀大权交给老天……

四、民国版《蝙蝠侠》

看过《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的都知道,里面黑化的检察官哈维丹特,在化身双面人后就选择用抛硬币决定杀生,正面你活,反面你死。

而张学良黑没黑化不知道,但确实是玩了这招,他决定用银元来决定是否行动。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起初张学良说道:“如果抛出的全是正面我就动手”,结果连续三次银元都是正面。

随后他又说:“若都是反面我就动手”,结果接下来两次都是反面。

这让张学良感到惊悚,怎么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张学良把妻子于凤至叫来,让她完成最后一次抛掷,自己因害怕闭上眼睛,但结果依然是反面。

张学良惊愕不已,而于凤至也吓哭了,她知道过一阵子,屋里就会出人命。

面对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张学良在心中有了答案。

时间就剩下一个小时多了,张学良却在动手前突然停顿了。

他对妻子于凤至询问道:“如果我只杀常荫槐,把杨宇霆软禁起来呢?”

于凤至则回答:“以杨宇霆在奉系的势力,那些手下为此抗议的话,你还能不把他放了?可放了后,杨宇霆能让你活吗?”

张学良被这段话刺中心坎。

可以什么名义杀人又是难题,毕竟杨宇霆没有明目张胆谋反,或者直接实名制迫害自己,这就让他犯了难。

思来想去,张学良决定,此前杨常二人反对东北易帜,拒绝自己和蒋介石合作,那么以破坏中国统一为理由最好了,毕竟国家大义是无懈可击的政治正确,纵使杨宇霆手下再闹腾,这玩意是摆在台面上的。

时间还剩不到一小时,他决定动手了……

晚上7点,杨宇霆和常荫槐迫不及待赴约了,他们被安排在老虎厅就坐。

两人一边品尝着招待的西瓜,一边侃侃而谈。

突然,八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员冲了过来,将他们迅速按倒在地,其中一名是警卫处长高纪毅,他大声宣布:“奉长官命令:杨宇霆、常荫槐阻挠国家统一,立即处死,即刻执行。”

杨宇霆和常荫槐因此被吓得目瞪口呆,没等反应过来,脑袋里就多了几颗子弹。

当杀了杨常二人后,张学良终于松了口气,在权利道路上,再也没人能对他构成威胁了。

可一年多后,张学良就发现,从不迷信的自己,现在也开始相信迷信了。他觉得自己仅仅是从一场危机迈入了另一场,而这第二个危机更加恐怖,九一八事件爆发了。

日本强大的关东军,杀气腾腾冲向东北,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预防网瘾有办法,家长可要注意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