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五离休所离休干部丁星捐
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五离休所离休干部丁星——
捐赠一千五百多件新四军珍贵史料

本报讯 杨民仆、段玉娇报道:10月12日,江苏省军区南京第25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丁星,将他收藏的1500多件(套)与新四军有关的图书、书信以及相关影像资料等全部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其中仅图书类就有485种558册。
丁星,原名裘诗嘉,193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48年参军,先后到淮南解放区、苏北解放区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他化名“丁阿星”,后改成“丁星”,从此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丁星长期在军队宣传战线工作。1986年,他开始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和编写,1999年被评为“全军军史编研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被评为“全军军史编研工作先进组织者”,2007年被评为“南京军区先进离休干部”。近年来,他主编了《新四军战史》《新四军征战日志》《第三野战军战史》《新四军辞典》《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等一批新四军历史研究书籍。
关于此次捐赠的所有史料,丁星均列了详细清单。包括“新四军老同志书信291封”“《新四军》历史资料丛书编纂简报”等。其中一些书籍已成为研究新四军历史的重要文献,比如《苏北摩擦真相》,这是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于1940年11月编录的铅印专集。该书计有国共双方的书信、军令、电稿、通知等共58件。尤其珍贵的是,其中收录陈毅同志发出的信件、电文等共16件。由于当时条件艰苦、装帧粗朴,出书量很少,该书未公开销售,只发到县级以上干部,一部分赠给当地士绅代表及国民党中的统战对象。今天,它成为研究新四军东进北上开辟苏北根据地等历史极其珍贵的文献,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中多处歌颂工农子弟兵,比如姜堰民众代表潘仲宾在姜堰军民代表会上的发言:“这次新四军到姜堰来,对民众秋毫无犯,处处爱护老百姓。”反映出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
几十年来,丁星在分散于中央档案馆和各地档案馆、图书馆以及流落海外的新四军史料中,仔细寻找,认真考证,确保编写史料准确真实。比如,新四军抗日第一仗“蒋家河口战斗”到底歼敌多少?新四军建立的第一个县政府到底在哪里?丁星都作了详细考证。“我们应当尊重历史。今天的考证如果不真实,留给后人研究就很麻烦。我把这些史料捐给新四军纪念馆,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丁星说。
上图:丁星同志捐赠的新四军研究资料。徐 洁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