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爱我人民爱我军②丨传承:井冈山下 初心如磐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9:34
导读:展现着一支军队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4个基层连队的荣誉室和连史馆,聆听4件连队“传家宝”的故事,感悟一代代官兵对忠诚

在许多基层连队,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或执行重大任务前,官兵们都会走进连队荣誉室或连史馆。

一面锦旗,一盏煤油灯,一张黑白照片,一把刺刀……战火硝烟浓缩在一件件展品中,静静陈列在连史馆里。它们从历史中走来,诉说着峥嵘岁月的荣光;它们穿越时空,照亮官兵前行的路。

连史馆,是一支连队彰显荣誉、赓续血脉的精神殿堂。新兵初入军营,在这里上“下连第一课”,在了解连史、感悟传统中激发荣誉感、争当新传人;老兵告别军旅,在这里上最后一堂教育课,坚定“解甲不失疆场志,归乡仍存报国心”的志向,喊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触摸历史,读懂信仰。走过硝烟,走过风雨,诞生在战火中的人民军队走过95年壮丽征程。95年来,浩瀚连史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细节”,串联起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见证着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铿锵足迹。

连史馆,连接着一支连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现着一支军队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4个基层连队的荣誉室和连史馆,聆听4件连队“传家宝”的故事,感悟一代代官兵对忠诚、荣誉、使命的理解与追求。

致敬,英雄的人民军队。致敬,人民军队的英雄。

——编 者

爱我人民爱我军

传承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五周年特别策划

锦旗 赤诚为民

井冈山下 初心如磐

■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井冈山中队指导员 李 杰

井冈山中队官兵在荣誉室重温中队光荣历史。张达 摄

“有困难找武警!”在巍巍井冈山,当地群众遇到困难,首先会想起这句话。这句话被刻在许多小木牌上,竖立在景区的花坛里,提醒着来来往往的各地游客。

这是对我们中队的信任和褒奖,也是一代代官兵传承井冈山精神、真情服务人民的最好见证。

根植井冈山这片红土地,组建63年来,中队始终坚持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矢志铁心向党、赤诚一心为民,努力擦亮飘扬在革命摇篮的旗帜。

中队荣誉室里,悬挂着一面鲜红的锦旗,旗面上“井冈山爱民模范中队”9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这是200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队的荣誉称号。

翻阅中队队史资料,中队官兵赤诚为民的足迹历历在目——

2001年9月18日晚,一名司机发生交通事故,急需输血。求救电话打到中队,官兵争着去献血,挽救了司机生命。

2002年7月,井冈山连降暴雨,一栋房屋垮塌,一家3口被埋进废墟。中队官兵闻讯赶到,全力营救。3名群众被救出来了,官兵们的双手被碎石划得血肉模糊。

2003年7月27日,大雁岩森林因雷击引发山火。接到扑火任务后,中队官兵身背水箱攀爬到山顶,苦战37个小时,配合消防人员将山火扑灭。

……

哪里有危险,“橄榄绿”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群众有需要,中队官兵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多年来,我们始终与驻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被誉为“井冈山平安的守护神”。

中队荣誉室里,还陈列着一叠清单,泛黄的纸页上写着一串串名字和捐款数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元、2元,到如今的100元、200元……这些年,中队积极开展爱民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农忙时节,井冈山长路村、口前山村的百亩良田,总能看到点点迷彩在田间忙碌,帮助农户插秧、收割、晒谷。中队还主动与井冈山黄坳村9户村民结对帮扶,帮他们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红米饭养育革命军队,红军传人回报老区人民。在井冈山朱砂冲林场行洲村一栋老宅的屋檐下,一幅写有“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的红色标语,历经风雨,清晰可见。

穿越时光,这条标语见证了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作为红军传人,建设老区、服务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整理:曹先训)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