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爱我人民爱我军②丨传承:向战淬火 永不卷刃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9:34
导读:展现着一支军队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4个基层连队的荣誉室和连史馆,聆听4件连队“传家宝”的故事,感悟一代代官兵对忠诚

在许多基层连队,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或执行重大任务前,官兵们都会走进连队荣誉室或连史馆。

一面锦旗,一盏煤油灯,一张黑白照片,一把刺刀……战火硝烟浓缩在一件件展品中,静静陈列在连史馆里。它们从历史中走来,诉说着峥嵘岁月的荣光;它们穿越时空,照亮官兵前行的路。

连史馆,是一支连队彰显荣誉、赓续血脉的精神殿堂。新兵初入军营,在这里上“下连第一课”,在了解连史、感悟传统中激发荣誉感、争当新传人;老兵告别军旅,在这里上最后一堂教育课,坚定“解甲不失疆场志,归乡仍存报国心”的志向,喊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触摸历史,读懂信仰。走过硝烟,走过风雨,诞生在战火中的人民军队走过95年壮丽征程。95年来,浩瀚连史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细节”,串联起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见证着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铿锵足迹。

连史馆,连接着一支连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现着一支军队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4个基层连队的荣誉室和连史馆,聆听4件连队“传家宝”的故事,感悟一代代官兵对忠诚、荣誉、使命的理解与追求。

致敬,英雄的人民军队。致敬,人民军队的英雄。

——编 者

爱我人民爱我军

传承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五周年特别策划

刺刀 敢打必胜

向战淬火 永不卷刃

■第73集团军某旅“红色尖刀连”连长 林荣灿

“红色尖刀连”连史馆里,连长林荣灿手持刺刀向新兵们讲述连队光荣战史。 蒋健云 摄

在我们连史馆的醒目位置,陈列着一把刺刀,黢黑的刀面上满是斑斑点点的锈迹。

刀身弯折,因为经历过残酷激烈的拼杀。凝望着它,就好像被带回当年腥风血雨的战场。

1946年秋,在粉子山阻击战象山阵地,我连前身部队坚守了3天4夜。弹尽粮绝之际,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官兵高喊着“人在象山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打;枪托打碎了,就用石头砸……官兵们先后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150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剩7人。

一把拼弯的刺刀从幸存的勇士们手中传下来,成为连队的“传家宝”。“刺刀拼弯气不短”,这把刺刀已成为连队官兵心中的精神图腾,激发大家时刻保持冲锋向前的姿态。

2018年,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请缨来到一线部队。没想到,我在“红色尖刀连”第一次参加体能普考就遭受挫败,满腔豪情顿时消退不少。

时任连长何志远把我带进连史馆,指着拼弯的刺刀对我说:“这把刺刀,象征着连队一代代官兵逢敌亮剑的英雄气概、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唯有顽强拼搏、勇敢冲锋,方能不负尖刀之名。”

回到排房,我一遍遍回想连长的话,反复体味刺刀背后的精神力量。那晚,我在衣领内侧写下一句话:“红色尖刀,永不卷刃”。

武装越野脚底磨出血泡、据枪瞄准双眼布满血丝……每当我坚持不下去时,想起那8个字,浑身便充满力量。

短短两个月,我体重降了10余斤,一双作战靴从崭新穿到破烂,军事训练成绩从“吊车尾”跻身“龙虎榜”,成功留任连队排长。

2021年年初,我被任命为“红色尖刀连”连长。再次踏进连史馆,站在这把刺刀前,我在感慨之余陷入沉思:改革转型的浪潮中,必须紧跟时代变化砥砺打赢本领,锻造新时代克敌制胜的尖刀!

精练巧练“人机协同”,引导新质作战力量实施精准打击……去年年底,连队赴某地开展红蓝对抗演练,以零伤亡歼俘“敌”20余人,缴获装甲车2辆。

“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尖刀利刃!”演练结束后,连队受到导演组高度评价。

“让尖刀精神代代发扬,打得赢,不变质……”正如连歌《永不卷刃的尖刀》中唱的那样,我们将继续发扬“当尖刀、打头阵”的精神,在转型突破中奋勇攻坚,争当永不卷刃的红色尖刀。

(整理:牛伟萌、杨烨鋆)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