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人民爱我军①丨靠山:双拥沃土发新枝

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是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四开镇梭梭拉打村驻村帮扶干部。自参与帮扶工作以来,布哈按照总队统一部署,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等多个方面,助力梭梭拉打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并为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李结义文/图
双拥沃土发新枝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创城实践万马奔腾
这是一次特别的调研行:近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市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项目工地,现场了解项目进展。
这是一次特别的推进会:前不久,在海南省东方市,市领导组织召开专项推进会,听取阶段工作汇报,当场拿出改进和优化措施。
两座不同城市的调研行与推进会,围绕同一个主题:创建双拥模范城(县)。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目前正加快建设标志性的广场雕塑。海南省东方市召开的创建第十一届海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工作推进会,目的在于集思广益。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作为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命名的城市荣誉,是全国各城市努力争取、格外珍视的城市名片。在2020年命名表彰中,全国411个城(县)榜上有名。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同样成为一种激励与促进。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命名机制、城市荣誉,不断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关系注入新鲜血液,融入时代元素。
从去年到今年,全国双拥办组织的“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累计295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联动参与。“真像当年万众一心齐支前!”一位“老双拥”感慨地说。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广大军民欣喜地发现,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城行动”与文明城、卫生城、生态园林城等创建活动相结合,展开“多城联创”探索实践,正深刻改变着全国城乡的面貌。人们有理由相信,双拥工作只要与新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就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行业拥军千帆竞发
4月28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2021年军地检察机关联合开展的空军机场净空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推动拆降整改军用机场周边超高建筑物170余处,有效维护了部队飞行训练安全。
今年6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7月1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在浙江省嘉善县启动全国高素质农民(退役军人村支书)培育试点工作。
从聚焦服务练兵备战,到妥善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题,行业拥军千帆竞发,日益释放强大的双拥效能。
双拥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伴随军队和地方改革步伐加快,近年来拥军实践体现出很强的探索性、创新性,中央国家机关在掌握政策、推进创新、推动实践上具有天然优势。在各领域激活行业拥军潜能,中央国家机关的引领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体现了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和纵向示范的“榜样力量”。
国有企业积极主动参与,“领头雁”作用更加突出。交通运输领域“军人依法优先”带动了行业拥军的遍地开花,金融系统“拥军贷”、电力系统“拥军电”、农业系统“拥军菜篮子”、水利系统“净水拥军”等,如雨后春笋,相继发力。
在2020年10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34个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既有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又有国有企业;既来自全国各地,又涵盖不同行业。
命名表彰两年多来,行业拥军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行业拥军的范围持续扩大。春华秋实,行业拥军谱写出更加动人的新篇章。
双拥模范勇立潮头
2008年9月,郁文贤从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转业,顺利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全球院长竞聘,担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由他牵头成立的“智能探测与识别”等实验室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他本人被表彰为2020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6月30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刘营镇朱庄村举办的“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我奋斗,家国美”故事分享会上,河北工程大学退休职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登台分享。由她担任负责人的河北省首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运行7年多来,累计培训6000余名退役军人,孵化创业实体170多个,带动70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品味“最美退役军人”“爱国拥军模范”的先进事迹,人们感到:乡村振兴、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都呼唤双拥工作的支撑。双拥之美,既美在军民同心同德,又美在创业创新顺应时代,更美在闯关夺隘永不言败。
5月30日,中央文明办以“云”发布方式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中央文明办连续14年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共有16077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年,许多地市也组织评选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好人榜”。细心的人们发现,从“中国好人榜”到各地“好人榜”,不断有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的双拥模范“登榜”。
双拥政策与民心民意契合,社会风尚与舆论宣传共振,群众工作与年度热点呼应,双拥模范持续“登榜”在情理之中。一位曾长期在双拥系统工作的退休干部由衷赞叹:勇立时代潮头的双拥模范,就是“好人中的好人”。
双拥事业创新发展
7月8日,北京市社会化拥军服务成果展交会在首钢园开幕,北京市社会化拥军服务平台随之启动。展交会上,30多个行业、140余家社会组织和企业集中展示交流社会化拥军工作成果,见证了以“一证、一册、一图、一站、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首都社会化拥军服务体系。
7月18日,山东省泰安市举办拥军兴武现场观摩会,军地80多名代表聚焦“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主题深入交流,所辖6个县市区、3个功能区的双拥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部参会。
仅仅相隔10天,一个展交会、一个观摩会,围绕社会化拥军同一个主题举办,引发各方关注。新时代赋予双拥工作新内涵,新时代拓展双拥实践新渠道:新内涵与新渠道共同推动双拥新时代。
“变者,法之至也。”2021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双拥工作发生了全方位变化,法治保障更加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8月1日起施行。
7月20日,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上,退役军人事务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6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与会代表感到,开展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彰显的是国家温度。
2022年注定是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广大军民坚信,今年的双拥工作必将从深厚沃土中绽放新枝、开花结果,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书写新的篇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