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官兵需求创新教育方法
紧贴官兵需求创新教育方法
■谢 菲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育必须跟着变。”唯有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官兵需求,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才能让教育的“箭矢”射到官兵的“心靶”上。
时代性和感召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好的教育,往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必须适应青年官兵思想行为新特点,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在知识面、主动性、参与度等方面下功夫。跳出惯性思维,更加注重官兵感受、内在启迪和实际效果,营造随时随处皆可学的教育环境,让自主学习、自我启发成为官兵的行动自觉,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推动教育发挥最大“供给”效果。
要努力激发主观能动性。教育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注重发挥官兵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紧贴官兵认知特点创新教育内容,利用触摸智慧屏、VR交互仪等新型智能设备,打造声、视、感一体化情境,紧跟时事热点常态更新图文、视频、漫画等板块内容,让教育触角得到多维拓展,不断提升官兵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沉浸感和体验感,有效激发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积极提倡开门搞教育。阔步新时代,关门搞教育必定是固步自封。我们要坚守好主阵地的同时开拓新阵地,打造出一系列伴随式课堂,让官兵随时随地学习。推动教育课堂与真实场景衔接、向室外空间延伸,结合营区建设、氛围营造等时机灵活打造各类宣教场所, 不需要专门组织、不需要开锁推门、不需要固定时间,方便官兵随时随地走进课堂,推动“没有大门的教育课堂”成为铸魂育人新阵地。
要积极打造启发式课堂。教育要想走进官兵内心,就要对准理想信念培塑、成长成才诉求等官兵现实需要,灵活构设形式,让官兵增进情感认同。将创新理论热点、党史军史难点、意识形态疑点等内容融入教育课堂,创新灵活的教育载体,组织现地感悟教学,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兵言兵声、集体宣誓等主题活动,让官兵参观一次受一次教育,学习一次有一次启发,把教育获得的新认识、新进步、新创造,真正转化为投身部队建设的热情、备战打仗的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