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4:42
导读: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 ■闵守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军人之魂,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战略部署。强军文化是红色血脉的赓续、红色基因的

  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

  ■闵守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军人之魂,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战略部署。强军文化是红色血脉的赓续、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培塑政治信仰、厚植报国情怀、砥砺血性本色、涵养道德情操的精神沃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繁荣发展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全面提振官兵精气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忠诚是灵魂,要贯注思想伟力。强军先强心,强心先铸魂。军魂文化处于强军文化体系的核心和顶层,以对党绝对忠诚的信仰信念为主体和内核,其生成与构建需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魂,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以行为规范和制度为支撑,并将其内化为集体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外化为决定军队性质方向、军事战略走向的强大物质力量。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各种思潮和观点交锋激烈,举旗与拔旗、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止。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就要强化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官兵,将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建立在高度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就要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以制度刚性保证军魂永驻,确保全军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打赢是使命,要贯注制胜之道。战斗文化作为强军文化体系的主体,支撑着打赢制胜。战斗文化是用鲜血染红的文化,是历经军事斗争实践锤炼、淘洗、积淀形成的战斗指向鲜明、具有一定规律和遵循的文化形态,其价值功能表现在激发战斗精神、强化打仗意识、提升作战本领,是战斗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须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把胜战之道、胜利之本作为根基,把培塑以联合文化、尚武文化、战地文化、特色文化等为内在支撑的战斗文化作为强军文化发展的主体内容,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实践、职能使命任务实际,与战斗力生成紧密结合在一起,融入战建备各领域各环节,砥砺战斗精神、激发战斗豪情、强化战斗意识,为备战打仗提供精神动力。

  传统是根脉,要贯注文脉基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纵览中华民族文明史,古战场上,形成了“以武止戈”的和平理念、“知彼知己”的战争指导、“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境界、“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命年代,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拾革命信心、重燃革命希望,到《论持久战》的坚定斗争胜利信念,从反“围剿”作战“十六字诀”到作战指导“十大军事原则”……总体来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精神血脉传承延续。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须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这个根脉,从历史文物、兵书典籍、战史战例、战争遗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回应时代呼唤和现实需求,做到传统尚武文化与强军事业同向发力,不断为强军文化厚植历史底蕴,提供文化滋养。

  创新是动力,要贯注时代因素。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传播形态、文化业态,迫切需要军事文化汲取时代精神营养,在信息交互中创新发展。繁荣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让其真正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就必须紧贴官兵精神领域新需求、感知新变化,创新表达方式,善于吸收时尚因子、科技元素、艺术手法,将艺术创造力、科技创新力、时尚引领力与文化价值融合,挖掘强军文化的内涵、拓展其外延,打造通俗化、时代化、接地气的强军文化产品,提升强军文化的认同度、接受度和转化度。拓宽传播途径,综合运用军地媒体传播效能,发挥“互联网+”“新媒体+”“智能+”等传播途径,讲好强军故事、传播强军声音、展现强军风貌,使强军文化“接地气”“聚人气”“励士气”,凝聚起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