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作战筹划的阶段性特征
准确把握作战筹划的阶段性特征
■吴盛华 陈希林
●作战筹划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作战行动进行的运筹谋划和设计安排,是组织指挥作战的首要步骤,贯穿于作战全过程,是与作战对手博弈的“先手棋”,也是作战指挥艺术的集中体现,更是决定作战胜负最关键的一环
作战筹划,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作战行动进行的运筹和谋划,可区分为平时依据部队担负的使命任务进行的预先筹划,作战准备阶段依据上级命令、针对现实威胁进行的临战筹划,以及作战实施阶段针对战场态势变化进行的战中筹划。准确把握作战筹划的阶段性特征,厘清预先筹划、临战筹划和战中筹划关系,对于提升各级指挥机构的作战筹划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不同作战阶段筹划基本内涵不同。预先筹划,是指和平时期针对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的预先谋划和作战设计,目的是形成多套作战方案(预案)并滚动修订完善,主要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指导依据。临战筹划,是危机事态发生或出现战争症候时,在预先筹划的基础上,完善作战行动方案计划,形成直前筹划产品,为遂行作战任务提供基本遵循。战中筹划,是指作战实施过程中,依据战场实时情况对当前行动、后续行动、临机行动进行的滚动筹划安排,主要为实时调控行动提供直接依据。预先筹划与临战筹划均为战前筹划,预先筹划是临战筹划的基础,临战筹划基于预先筹划成果开展,而战中筹划又是临战筹划的进一步具体化。
不同阶段作战筹划使用时机不同。预先筹划没有明确的启动时机,通常依据战备工作相关规定和上级命令指示,结合年度战备预(方)案的修案、制案,充分预想预判,进而制订多套方案计划,定期滚动修订,牵引部队的军事斗争准备。临战筹划时机是在战前,按照上级命令指示启动筹划,筹划的基点是基于预先筹划产品,选取情况相近的作战预案直接修订完善,尽量避免从零起步、重新制订。战中筹划通常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当临战筹划产品不能完全满足作战行动需求时,各级指挥机构根据上级指示和当前态势启动,其使用时机一般处于作战实施阶段,也可能处于作战准备阶段。通俗地讲,即战斗任务有重大调整,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有重大变化,本级行动及保障与预定计划有重大出入时,根据上级指示和任务要求适时组织。预先筹划用于平时,其筹划时间较长,一般以自然年为周期进行迭代更新;临战筹划时间较为紧促,要求快速响应危机突发事件,筹划时间往往限定在数天或数周内,通常没有反复循环的时间;战中筹划的实时性要求更高,通常可能为数小时或数天。
不同阶段作战筹划目的作用不同。预先筹划直接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牵引,制订的作战方案计划体系既为可能威胁和危机冲突提供预先准备,牵引部队战建备一体化发展,也为危机冲突爆发后,进入临战筹划提供基础的方案计划。临战筹划是基于已出现的现实危机,尽快完善和做实作战计划,形成明确的作战命令,直接指导任务部队组织直前准备和遂行作战任务。战中筹划是指挥机构针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快速主动谋划和设计作战行动,推动战局向有利于我方发展的有效举措,通常在预先筹划和临战筹划基础上进行调整修订,形成作战计划或命令指示。预先筹划强调穷尽可能、提前设计、预先谋划、多案预想、滚动完善,为临战筹划提供遵循;临战筹划强调基于预案、直接筹划、周密修订、研究完善、审慎定案,为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和制订计划提供依据;战中筹划强调立足预案、着眼变化、调整修订、快谋快断、简明高效,直接调控部队行动。
不同阶段作战筹划方式方法不同。预先筹划立足复杂局面,充分预想各种复杂困难情况,反复推导、迭代更新,形成多手多案的作战方案计划体系,保持备战与应战的有机统一。预先筹划情况设想不确定性大,应按照一场战争多种预案、一种行动多手准备的要求,周密制订各种预案,尽可能为临战筹划提供相似情况设想及行动设计选项。临战筹划通常根据战争危机的紧迫程度和准备时限灵活确定,主要以预先筹划为基础,根据上级的最新意图和战场最新变化作必要的修订、调整或重置。临战筹划直接付诸战争实践、关乎作战胜负,必须快速响应、系统全面、周密翔实、高效顺畅运行,应尽可能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估优选,分析评估作战风险和代价,增大胜算把握。这是一个反复分析评估、审慎决策的过程,而不是对原有方案计划内容的简单修订。战中筹划通常依托网络信息体系,上下级指挥机构基于同一战场态势,按照“统分统”模式,同步并行、联动作业、压茬推进。上级指挥机构每一步筹划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有序分发至下级指挥机构,下级与上级指挥机构准同步展开筹划,并实时上传筹划成果,支持上级战中筹划,动态循环实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