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荣誉心连着报国志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3:56
导读:在祖国大后方,各地纷纷进行拥军慰问、召开贺功大会、宣传英模事迹。前后方、军地共同开展的活动,有效激励了前线将士舍生忘死的血性胆气、有力提升了群众参军报国的热情。&

  近期,各部队总结表彰工作陆续开展,各地送喜报活动正在军地各级严密组织下紧锣密鼓推进。

  喜报一张纸,重胜千两金。军人在训练场摸爬滚打,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却每每亏欠亲人,不能时常承欢父母膝下、陪伴妻儿身旁。军人的军功章里,凝结着父母支持的深情、配偶奉献的辛劳。隆重热烈地为立功受奖军人送喜报,既是给军人家庭报喜,让军属分享荣光,也能有效激励军人再立新功,更能激发全社会热爱国防、崇军尚武的热情干劲。

  克劳塞维茨说,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生命力。电影《长津湖》中,“神枪手”、营长谈子为曾对新兵伍万里说,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自创立以来,我军功勋荣誉制度在战争中发展,激励着一代代官兵为党和人民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同时,送喜报工作也于战争年代发源,在和平时期发展。1946年10月,苏鲁皖地区的新四军部队在为官兵建立“功劳簿”的基础上,开展群众性立功运动。同年11月,《解放日报》发表评论,号召各解放区广泛开展这一运动,寄立功喜报的做法被各部队普遍采纳,并逐步规范。

  上世纪50年代,先后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与奖励工作条例(草案)》对向立功军人家乡、家庭报喜和寄喜报进行明文规定。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政治部统一了志愿军各部队的立功标准和评功方法,在前线开展广泛的杀敌立功运动。在祖国大后方,各地纷纷进行拥军慰问、召开贺功大会、宣传英模事迹。前后方、军地共同开展的活动,有效激励了前线将士舍生忘死的血性胆气、有力提升了群众参军报国的热情。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无论是战争年代的立功运动、贺功大会,还是和平时期的评功评奖、欢送喜报,有效唤醒了军民的“荣誉心”这一“最高尚感情”。进入新时代,全国各地落实《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创造性开展送喜报工作,有的将功臣事迹载入县志、推上媒体,广泛宣扬;有的注重以仪式感增强荣誉感,让军人军属同享荣光,让家乡人民共学榜样。这些隆重的送喜报活动让平时默默奉献的军人军属走到“聚光灯”下,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树立了可亲可爱、可追可及的身边榜样。

  可以想见,广泛宣扬身边榜样,乡亲们教育引导子女将更有说服力,家乡青年会更明确人生的目标方向。基层武装工作者把功臣之家建成国防教育示范站,用“先行者”的事迹开展动员、请“过来人”现身说法,必将激励更多优秀青年参军报国。

  欢歌传喜讯,仪式励士气。喜报送到军属手中,荣光照耀群众心田。送喜报是军队与地方、军人与家乡的“双向奔赴”、双向激励,产生的社会效益持久而深远。各地各级应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送喜报活动宣传优秀军人精武荣光,汇聚爱国拥军正能量。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云南省昆明市:征兵代言树榜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