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热度飙升:如何实现“边游边学”
今年暑假,研学游成为备受欢迎的暑期活动,各旅游城市迎来了全国中小学生暑期研学队伍的身影。
然而,随着研学游的热度攀升,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团费过高、导游资质不足、重游轻学等,
有些研学团甚至只是拍照打卡,让学生们“乘兴而来,空手而归”。本文将回顾研学游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实现“边游边学”,让学生们获益匪浅。
今年暑假,研学游成为备受欢迎的暑期活动,各旅游城市迎来了全国中小学生暑期研学队伍的身影。
然而,随着研学游的热度攀升,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团费过高、导游资质不足、重游轻学等,
有些研学团甚至只是拍照打卡,让学生们“乘兴而来,空手而归”。本文将回顾研学游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实现“边游边学”,让学生们获益匪浅。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
政策方面,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一直得到支持。多个部门纷纷发布研学相关政策,为研学旅行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各省市也逐渐重视研学旅行,学校、老师和家长也积极支持学生的研学之旅。
市场方面,旅游机构纷纷推出研学旅行和研学游产品,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数据显示,2019年研学旅行人数为480万人次,2021年达到494万人次,2022年更是突破600万人次。今年以来,研学游订单量激增,尤其在暑假期间。
研学游“吐槽”不断
然而,尽管研学游的热度不断攀升,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研学团在宣传时夸大其词,号称与名校合作,但实际上游客的参观体验却不尽如人意。
家长们发现,一些研学项目团费高昂,但导游只是简单带团绕校园走一圈,没有真正的学习体验。
有一些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他们的孩子在研学游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学习收获,只是单纯地玩耍和观光。
这引发了对研学游质量的担忧,认为有必要规范这一市场,确保学生在旅行中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和经验。
规范势在必行
研学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有关研学游的规范势在必行。
首先,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研学游的质量要求和导游资质要求,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体验。
其次,家长在选择研学游项目时,需要更加谨慎,了解项目的详细内容和行程安排,确保孩子参加的是有实际教育价值的活动。
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研学之旅,与孩子一起学习和体验。
总之,研学游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然而,为了让学生真正受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规范这一市场,确保学生在研学游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只有这样,研学游才能真正实现“边游边学”的目标,让学生们满载而归。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