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 每一次事关劳动者的发声都有意义
邢斌,一名高校教师,最近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他在去年冬天放下高校教授的身份,亲身体验了一个月的外卖员工作,
将这段经历写成了《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一文。这篇文章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大多数人称赞邢斌以高校文学院教授的身份主动融入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人对他在文章中传达的某些信息和观点提出异议。
然而,无论如何,邢斌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记录下了自己作为一名外卖员的经历,这种行为都值得社会的关注。
当前,我国有着超过8400万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中外卖员是最常见的一类。
然而,与代驾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样,
尽管人们常常享受到他们工作所带来的便利,但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了解甚少。
在他的文章中,邢斌对自己作为外卖员的一个月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平均每天要骑摩托车行驶210公里,步行32000步,相当于爬升110层楼。
邢斌,一名高校教师,最近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他在去年冬天放下高校教授的身份,亲身体验了一个月的外卖员工作,
将这段经历写成了《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一文。这篇文章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大多数人称赞邢斌以高校文学院教授的身份主动融入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人对他在文章中传达的某些信息和观点提出异议。
然而,无论如何,邢斌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记录下了自己作为一名外卖员的经历,这种行为都值得社会的关注。
当前,我国有着超过8400万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中外卖员是最常见的一类。
然而,与代驾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样,
尽管人们常常享受到他们工作所带来的便利,但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了解甚少。
在他的文章中,邢斌对自己作为外卖员的一个月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平均每天要骑摩托车行驶210公里,步行32000步,相当于爬升110层楼。
他还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平均每单收入3.5元,取货和送货距离大约两三公里,取货平均等待时间5分钟,骑行8分钟,送货上门平均花费7分钟,总共需要20分钟。
除了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文章还包括了他的个人体验、观察以及对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内容。
然而,文章并未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同。有人认为,个人经验不能代表所有外卖员的真实情况,
外卖员并不都像作者所展示的那么“苦情”,还有人觉得文章对这一行业的描写带有过多情感色彩,导致行业看起来像一个“周扒皮”的行业。
严格来看,邢斌的经验和文章并不等同于科学的调查研究。
然而,他并没有打算这么做。在谈及他的初衷时,他表示:“高校教师的生活圈层相对封闭,
长时间处于这个环境中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敏感性,我认为通过一个月的类似体验,可以使自己重新接触到普通人的生活。”
邢斌的文章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写作。然而,正因为如此,文章将外卖员的工作和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共鸣,也让外卖员们不再默默无闻,而是置身于社会的聚光灯下,被更多人“看见”。
并不是每个外卖员都拥有文学院教授的学识和文笔,他们通常默默地为生活和工作奋斗。
从这个角度看,每一次有人以自己的身份发声,无论其内容是否全面,观点是否准确,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不同的人各有所长,我们也不应期望一个文学教授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一切,展示一切,解答一切。
实际上,现实生活非常复杂,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展示和讨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完善。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