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木制飞机大显身手
木制飞机
■王 蕊 林 霞

照片中的这架飞机,红棕色的机身蒙皮木纹细腻,好像是复古的模型一般。事实上,这是一架真能飞的木制飞机,机体结构和机身蒙皮使用红木浸渍乙烯基和酚醛树脂制成。
木制飞机,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100多年前飞机刚刚诞生时,木制飞机非常普遍。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其机体就是采用结实的云杉木制成。后来,随着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载重越来越大,木制飞机本身强度不高、刚性不足等缺陷逐渐暴露。同时,由于材料技术的发展,具有优异性能的航空材料——铝合金出现了,木制飞机逐渐被全金属飞机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制造飞机的航空材料铝合金变得供不应求,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的消耗。英国规定战时铝材优先供应“兰开斯特”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的生产,其他飞机尽可能多使用木材制造。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木制飞机。
有意思的是,早在二战爆发以前,美国兰利飞机公司的设计师已经预感到这一情况可能发生,因此设计出图中这种木制飞机,并制造了两架,命名为“兰利双胞胎”。该型飞机长约6米,宽约11米,装备两台发动机,最快飞行速度135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44千米。它的出现,是为了验证全木制飞机的可靠性。随着美国参加二战,该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苯酚和乙烯基等材料变得紧缺,其生产因此被叫停。尽管如此,它的研制为大规模生产全木制飞机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战时期最有名的木制飞机当属英国“蚊式”轰炸机。该机大量采用桦木和一种木质更轻的巴沙尔木制造,飞行速度较快、灵活性高,加上火力较强,常常让敌机陷入一种“找不到、追不上、打不过”的窘境。另外,由于木制机身难以被早期雷达发现,因此“蚊式”轰炸机常常在夜间执行任务。
二战结束后,木制战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今,只能在一些航空博物馆觅得其踪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