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昼到暗夜,“雏鹰”激战不息!
天山脚下,西北戈壁,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上战机轰鸣、车流不息、人员奔走,一片繁忙景象。
连日来,该旅按照实战标准,组织多个场次跨昼夜飞行训练,锤炼飞行新员全天候作战能力。

“可以起飞!”上午9时,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战机梯次滑出,对正跑道、暖机检查,随即穿云破雾飞赴目标空域。
笔者了解到,此次昼间对抗仅设攻守双方,不设固定预案,没有作战脚本,一切向实战看齐,旨在为后期飞行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穿过积云,无边无际的湛蓝天空潜藏杀机。双机到达目标空域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飞行新员包文星作为进攻方,在双方抵近时,猛然拉升飞机高度,迅速占据有利位置,只待找到合适时机,进行雷达锁定,便可完成“击杀”;驾驶防守方战机的新员钟欣心态平稳,左右腾挪,伺机扭转攻防态势。
爬升、俯冲、翻滚……空战正酣,两架飞机尾迹交错缠绕,一时难分胜负。

笔者跟随众人在塔台,通过显示屏了解空中态势,不禁向参谋袁寰询问:“谁能打赢呢?”袁参谋思量再三,说道:“两个新员表现都很优秀,我也说不准。”
此刻,包文星所处位置已经可以完成锁定攻击。当他以为胜利唾手可得时,却见钟欣突然反转机动,不仅及时规避“导弹”攻击,还成功绕到对手后边,分秒之间,态势急转。
钟欣没有错过机会,完成了“击杀”。

“战场瞬息万变,谁的失误多,谁输的概率就大,通过贴近实战的对抗训练,就是为了大幅激发潜力,提升技战术运用水平。”飞行新员们刚下飞机,便和其教官快步走进讲评室,进行复盘反思,吸收经验教训。
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与总结、困惑与释疑、防御与对抗中,他们也逐步完成着由飞行员向战斗员的蜕变。
“面对未来动态复杂的战场态势,我们必须紧盯强敌对手,从战斗的实际出发,严格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夯实技战术基础,锤炼胜战本领。”该旅飞行大队长毛德坤告诉笔者。

激烈对抗,从白天“拼杀”到夜幕降临。是夜,新员夜航单飞训练继续展开,一架架战鹰再次腾飞。相对于白天来说,夜间飞行环境陌生,参照物较少,容易产生错觉,是对新员们的极大考验。
“是考验,也是机会,从白天训练到夜晚,正是要锤炼飞行新员的全时作战能力!”飞行指挥员一边观察空中态势,一边通过监控系统掌握飞机状态,调配出航、归航飞机。
后勤人员结合飞行训练进度,同步进行车辆进场、检查机场道面、驱鸟等工作。虽然当天参训人员多、机型多,但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确保了飞行训练的顺利实施。

凌晨1点10分,伴随着最后一架战鹰安全落地,原本喧闹的夜空再次恢复了平静。
训练顺利结束,但这群“雏鹰”仍保持着训练时的姿态,精神抖擞地跟教官交流着心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