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下的生日
每天唤醒高原营地的,不是掠过雪峰的第一缕晨阳,而是与梦境融为一体的哨声。
这天早上,清脆的哨音刚刚响起,他收到妻子从3000多公里外家中发来的信息:“亲爱的,祝你生日快乐。”他顿觉心头一热,起身关掉行军床边的氧气阀门。在高原多年,夜晚必须吸着氧才可酣眠,这是他在经过好多个煎熬又辗转反侧的夜晚后总结出的经验。
拉开单薄的窗帘,望着不远处被阳光镀上金色的雪山,他给妻子回复了信息:“谢谢老婆。”几秒后妻子回信:“在山上多注意身体。”从来只关心冷暖,不过问工作情况,这是夫妻俩多年形成的默契。
洗漱完毕,微信又有信息,那是妻子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8岁的女儿一边欢快地说着“爸爸,生日快乐,我想你了!”一边展示自己做的生日礼物:一个纸质礼盒。礼盒内有三张卡片,第一张画了一个吹军号的小红军战士,女儿说:“希望爸爸每天能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第二张画的是一个开怀大笑的军人,女儿说:“这是爸爸,祝愿爸爸身体健康。”第三张上绘着几朵美丽的鲜花,女儿说:“祝爸爸像花儿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
他看着视频,笑中含泪,每当生日这天收到妻女的祝福,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总会被深深触动。在祖国版图那些最遥远的地方,他不知为多少战士主持过生日会,有时是集体生日,有时是某个战士的专场。他喜欢看战士们对着烛光许愿时那专注的表情,喜欢带领官兵一起为“小寿星们”唱生日歌。
他曾在高原经历过一次难忘的“生日宴”。那晚,风雪飘摇的帐篷内,三个老战友突然造访,炉上炖煮的火锅其实是一份烩菜,外加两碟凉菜、一包花生米、一壶清茶,大家聊着关于亲人、关于人生、关于使命的话题,温暖的气氛似要融化帐篷外的冰雪。
吃过早饭,又是忙碌的一天。年终军事训练考核正在进行,训练预备期紧接着就要到来,许多工作都得加紧筹划。立冬已过,部队冬储冬备情况,是他当下最关心的事情。他来到一个营查看煤和主副食储备情况,对司务长说:“要合理调剂好伙食费,战士们喜欢吃的东西要多采购些。”又对机关同志讲:“下周组织一次营连伙食评比,过冬了,伙食质量不能降。”
下午起了云,气温骤然下降。去往锅炉房的路上,遇上两个并行的战士,他叫住了他们。捏捏战士的袖管,拍拍身上的衣服,他的口吻在命令中带着体恤:“赶快回去把棉衣加上。”锅炉房里冒着蒸气的,是前不久采购的两个新锅炉。前一天,他带着官兵修好了损坏的管道,今天融融热流就已经温暖了每个班排宿舍。他详细了解锅炉房运转情况,询问战士们暖气温度怎么样,大家众口一词:“暖和,比去年暖和多了。”
部署工作、签批文件、到营连走访、频繁接打电话,这个工作日与平日并无不同。晚饭后,他回到宿舍,打开氧气阀门,把橡胶导管插入鼻孔,正要开始看书时,门外响起了报告声。
房门打开,炊事班两位军士捧着一个蛋糕站着,其中一位道:“我们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条件有限,简单做了一个水果蛋糕。这段时间您辛苦了,生日快乐!”
他看着两位憨厚的战士,声音有些发颤:“谢谢,谢谢,分给大家吃。”
没有蜡烛,没有生日帽,但这个特殊的生日蛋糕分量十足。
苍穹凛寒,月亮正穿越层云,深情的生日歌在营地里响起,顺着逶迤连绵的雪峰,飘向远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