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培育军人特质
善于培育军人特质
■苏建国
●培育军人特质,正确引导是基础,注重磨炼是关键,聚焦打赢是根本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特质”一词的解释为“特有的性质或品质”。社会上,不同职业群体体现着不同特质,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医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工人扎根岗位精益求精……不难看出,我们从事某种职业,只有具备一定特质,才能在这个行业干出精彩。
对于军人而言,忠诚、担当、勇敢、刚毅、奉献等是其特质。正因为具有这些特质,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才能毫不迟疑、在危急关头才能义无反顾、在“生命禁区”才能长年坚守……像深藏功名的张富清、忠于使命的杜富国等,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军人的特质。军人的这些优秀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步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在教育引导、耳濡目染、实践锻炼中逐渐培塑形成的。
培育军人特质,正确引导是基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社会青年初入军营,正确的思想引导是培育优秀特质的第一课。要注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着手,摸准新时代官兵的思想脉搏,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新事物、新元素让教育课堂变得具有感染力、感召力,提升青年官兵思想认识的高度。还要用好强军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军营文化氛围,让青年官兵在耳濡目染中不断纠偏正向,把军人意识融入思想和行为,做到知之深、行之实。
培育军人特质,注重磨炼是关键。把握和利用好日常训练以及重大活动载体,是培塑军人特质的重要一步。要按照实战标准实施日常训练,最大限度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接轨实战中培育青年官兵“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意志品质;要以重大演训任务为契机,在最接近实战的演训任务中,培育青年官兵一往无前、敢打必胜的勇气,锻炼果断反应作出决策的能力,强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培育军人特质,聚焦打赢是根本。军人生来为战胜。培育军人特质,根本是要能打胜仗。一方面,要厘清哪些特质是对胜战有帮助的,哪些特质是与打仗关系不大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应有的军人特质。另一方面,要注重军人特质在实战中的转化,模拟战场环境,加强对青年官兵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锤炼,使他们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尤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彰显军人特质,做到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