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铸剑正当时
热浪铸剑正当时
■韩 磊
近段时间,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在新疆军区某边防连的哨楼里,温度接近40℃,哨兵精神抖擞、坚守岗位;烈日当空,武警某支队科学制订热习服训练计划,将暑热天候作为锤炼战斗力的“淬剑炉”……入伏以来,全军各单位在高温下开展不同形式的练兵活动,到处都有官兵挥汗如雨、虎虎生威的身影。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军人是要打仗的,战争不分寒冬酷暑。《六韬》有言:“暑热,马卒困乏之时,亦用兵佳时也。”三伏天不“伏”于阴凉,在高温条件下开展训练,不仅是对官兵战斗意志的磨炼,更是对人装结合作战能力的考验。刘伯承同志曾这样告诉指挥员:“打仗时,炎炎烈日是老天爷赐给你的机会。指挥员就是要让它成为自己的帮手,让它成为敌人的对手。”只有无惧热浪、百炼成钢,养之有素、练之有恒,才能直面“灼天烫地”的战场,不畏战怯战从而敢战胜战。
“当气温超过35℃时,高温就是兵力,看你会不会为己所用。”抗晒耐热的背后,是肯吃苦、能战斗、打得赢的军人本色。当年,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是如何覆灭的?在《罗马帝国史》中也许能找到答案:早期的罗马军团能够全副武装在非洲的烈日下连续行军却士气高昂,而后期的罗马军团即使在日耳曼凉爽的气候下,仍不停抱怨头盔和盾牌太重,终致一度坚韧勇敢的罗马军团走向衰落。
习主席强调,要“大抓复杂环境下训练,大抓极限条件下训练”。眼下,三伏天气候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雨如注,正是天然的复杂环境、难得的极限条件。各级应立足科学施训,严格组训程序、创新训法战法,对人员和装备来一次全面摔打和考验。热浪铸剑正当时。广大官兵应努力克服畏惧畏难心理,用汗水洗去骄娇二气,涵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千锤百炼中把自己锻造成一柄令敌人胆寒的利剑。
“夏练三伏”并非不讲科学、不顾实际地蛮练。战斗力生成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训练,各级更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课目和频次,不能盲目加码,随意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应做好防暑知识普及,以贴心高效的靠前服务、应急保障,为官兵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把更多精力聚焦在练技能、强本领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