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大人忽视的小物件,对孩子而言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7月30日,在连云港一四九医院的消化内科门诊,两名家长带着两岁孩子匆匆赶来,门诊的周现伟医生迅速为孩子进行诊断。
周医生回忆:“孩子到医院时,表面上没有明显的异常,但凭借经验,初步判断硬币应该还滞留在胃腔里。”在仔细询问家长后得知,孩子此前曾吞食过一个发光的小珠子,后来顺利随粪便排出。这次,家长以为硬币也能自行排出,所以在家观察了两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不仅没有排出硬币,还出现了无法进食的症状。担心情况恶化,孩子的家人赶忙带他来到了医院。
经过CT检查发现,孩子肚子里竟然有两枚硬币,硬币的数量和位置得以明确后,内镜中心团队迅速响应,在麻醉科陈健康主任密切配合下,内镜中心徐章龙主任行内镜下胃内异物取出术。徐主任手法轻柔且迅速,在尽量减少儿童麻药摄入量的同时,成功将两枚硬币从孩子的胃内取出。
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一直守护在床边,观察孩子各项体征,直至孩子苏醒。期间,他们还耐心地向家长指导饮食的注意事项,用亲切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有效地舒缓了孩子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徐主任将取出的两枚硬币交至家长手中,并再三嘱咐日后一定要留意家中的细小物品,防止孩子再次误食。

儿童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稍有疏忽就可能因误食而陷入危险境地。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包装鲜艳的农药、清洁剂等有毒物质,很容易被孩子误当作饮料喝下。此外,锂电池、药品、硬币、曲别针、磁力珠等物品,也容易因孩子的好奇而被放入口中。家长们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务必将这类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一旦发生误食异物的情况,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往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