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效益:谋略运用的关键考量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谋略运用既是作战指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充满智慧的作战指导。成功的作战谋略运用是作战指导与具体作战的高度契合,其巧妙既在于出奇制胜,更在于作战行动本身能有效支持配合作战。反之,缺乏战略考量,单纯追求战斗胜利,过分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往往导致战术得分、战略失策。因而以效益论,一次战斗行动能创造多大的战略效益,是作战谋略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作战效益的最大化,始终是作战指导者的追求。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作战效益,既是针对战斗自身全局而言,又涉及照应上一层次乃至战略全局。作战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往往既要紧贴自身作战实际,又要注意通盘考虑、关照全局,在努力实现局部作战目的的同时,又尽可能关照整体作战效益,即最大限度地照顾战斗战役战争目标的一致性。毛泽东同志说过,“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战争目的,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一切技术的、战术的、战役的、战略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可见,一切作战行动都是尽可能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目的。与战略战役作战相比,战斗的关注点集中于相对独立的具体作战行动,但往往又是战役作战、战略作战的有机组成,受到战略战役作战的制约。因此,在思考谋划战斗行动时,不能忽视其在全局中的作用,即战斗行动的作战意义需要充分放大,尽可能着眼于战斗行动所从属的战役或战略作战。作战指导者应该关注战斗整体效益的获得,通过巧妙的谋略运用,使战斗行动创造最大作战效益,更好服务于战役或战略作战目标的实现。指导战斗的人应具备关照全局的战略眼光和善于使战斗行动支持配合战略战役作战的决策能力,非如此不能使己方通过谋略运用来充分提升整体效益的获取,这也是最佳计策求解的必然要求。
整体效益充分放大,契合谋略运用的目标极致。将战斗行动的作战意义充分放大,努力关照战斗目的的全局意义,使战斗行动有效支持配合战略战役作战,才能实现整体作战效益获取的最大化。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作战谋略运用对整体效益的提升通常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谋略主体在进行谋略筹划和决策时,通常将作战指导的方向始终放在战役作战乃至战略作战目标的实现上。对于一切作战行动的最终目标而言,战斗行动及其所从属的战役作战乃至战略作战,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而其所采取的原则和战役、战略作战采取的原则也都围绕这个最终目的。即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切技术、战术、战役、战略原则,一切技术、战术、战役、战略行动,一点也离不开战争的目的,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放大战斗行动的作战意义,尤其不能背离上一级的作战目标乃至作战的最终目标,要将谋划方向与战斗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相一致,并且与作战的最终目标相统一。二是进行谋略筹划和决策时,通常将作战指导的重心放在对作战行动全局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毛泽东同志在谈及处理战役和战术的关系时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放大战斗行动的作战意义,关键是创造性地理解上级意图和所赋予的主要任务,将谋划重心放在最有决定意义之点,从而在实现既定作战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整体效益。
作战全局充分关照,才能成就谋略运用的战略功效。在成功的作战谋略运用中,谋略主体往往能够以其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紧紧围绕着己方作战计划,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和重心,善于着眼于战略战役目标的实现,努力追求最佳作战效益。而对最佳作战效益的追求反过来常常形成对作战全局的较好关照、对战役或战略作战的有力支持配合。这种情形往往在战役或战略作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战、初战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部分原因在于其作战指导常常凝聚了战略决策层的智慧,而一线指挥员又能够深刻理解高层战略意图,因而较好地关照战争全局。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红军五次反“围剿”作战经验时曾指出:“处在防御地位的红军,欲打破强大的‘进剿’军,反攻的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乃至一直影响到最后的一个战斗。”前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每场初战,我军总能持重待机,集中力量对付好打之敌,达成了初战必胜甚至大胜,有力关照了整个反“围剿”作战。抗日战争初期的平型关大捷,也是一次作战效果非常明显的关键性作战。此战八路军第115师指挥员遵照上级意图,抓住日军骄横狂妄和麻痹大意的弱点,主动设伏,以劣势装备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大批弹药物资,牵制了日军第5师团的进攻,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的国民党军作战,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民心士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