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须坚持实事求是
调研须坚持实事求是
■王正烨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以唯实精神搞调查。在革命战争年代初期,面对占据主流的“城市中心论”,毛泽东同志没有一味盲从,而是深入湖南农村开展农民运动情况的调查,总结各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提出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宝贵品质,什么时候坚持得好,我们党的事业就兴旺,反之则会走弯路。现在少数同志为了迎合上级、奉承领导,到基层搞“求证式”调查,领导一句话,立马下基层找成效,有时甚至为了印证领导“英明决策”而弄虚作假;还有的为了装点门面,到部队搞“盆景式”调查,只栽花、不挑刺,只想找个事例证明自己的决策有效,而不是全面考察在基层管不管用……这些哗众取宠的做法,部队很反感、官兵意见大,也脱离了调查研究的本意。做好调查工作,必须从端正政绩观做起,从基层满意不满意、官兵答应不答应、对战斗力提升管用不管用等出发,真摸情况、摸真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求实态度作研究。抗日战争初期,国内不少民众辨不清斗争趋势,有器不如人战必败的“亡国论”者,也有盲目自大的“速胜论”者。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从国内外斗争现实情况出发,客观冷静地分析判断,提出著名的《论持久战》,最终在1945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终结的论调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打压也是变本加厉,国内悲观情绪颇有市场,我们党冷静分析利弊,沉着应对挑战,“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冲破了帝国主义围堵,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只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准发力突破的重点方向。当前,各种挑战与机遇并存,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新矛盾交织。对此,既不能吹毛求疵、放大问题,也不能畏首畏尾、掩盖矛盾,必须全面的、辩证的、客观的分析,抓住问题的七寸,找到内部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
以务实作风抓落实。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和推动工作。如果只有调研的上篇文章、没有落实的下篇文章,再好的蓝图也是水中花、镜中月。我们党实施的脱贫攻坚伟大战略,就是既有深入调研制定的正确方针,又有各级党员干部挺在第一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攻,最终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其中,缺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顺利实现千年夙愿。然而,少数单位调查研究光打雷不下雨,轰轰烈烈搞调研、浮皮潦草抓解决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制约单位建设发展、阻碍转型升级的瓶颈难题,历经一轮轮调研、搞了一次次论证,但几番回合下来,问题仍然是那些问题、涛声依旧,甚至搞成了“问题秀”,到哪儿都拿出来作挡箭牌。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情况摸清了、问题找准了、措施定下了,就要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定下时间表,用工程化的方式,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攻克,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实现奋斗目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