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寄“明月” 乡情暖边关
中秋节前夕,新疆军区某团运输连官兵收到来自郑州、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邮寄的特殊礼物——
千里寄“明月” 乡情暖边关
■韩 强 丰墨涵 杨港科

①

②
月到中秋分外明。9月18日,在雪域高原,来自千里之外的月饼入口,新鲜软糯,化解了新疆军区某团运输连不少官兵对家乡的思念。
月饼是从河南郑州、安徽安庆等地寄来的。几天前,河南省军区郑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安徽省军区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不约而同地为高原官兵筹备一场“惊喜”——
“中秋节快到了,我们要不要为边防军人做些月饼寄过去,鼓励他们安心守防、再立新功!”郑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95岁抗战老兵李开智提议。
77年前,李开智跟随部队参加集宁战役。为鼓舞士气,萧克司令员在战前动员时说:“集宁战役胜利后,每人发一块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可是稀罕物啊!大家伙儿一听,必胜的信心更足了。那场仗,打得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李开智回忆,战后,每人果真分到一块月饼,“月饼很甜,带着胜利的滋味。”第一次吃月饼,这味道让李开智记了70多年。
听完这个故事,干休所一众老兵一致同意,纷纷表示要一起做月饼。
听到消息,不少军嫂也主动报名参加。刚刚荣获“出彩河南人”首届最美军嫂的王丽娜就是其中一位。爱人曾戍守边防15年,她多次到部队探亲,在边防一线和官兵一起过节,她深深懂得边防军人的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无独有偶。在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刚和新疆军区某团运输连官兵结束视频连线的老干部,也决定为戍边官兵送上祝福的手写信件和手工月饼。
揉面团、包馅料、放入月饼模具……老干部和军嫂格外认真仔细。一个个饱含家乡味道的月饼烤制完成后装入包装袋,寄往千里外的高原。
“月”行千里,实属不易。高原驻地偏远,月饼和信件只能先寄到数百公里外的中转站,再由运送物资的车辆捎上来。
这一天,班长杨浩帆早早站在营区门口,望着延伸到天边的公路,心里回味着家乡的味道。运送物资的车辆刚停下,杨浩帆便打开车门,翻找出家乡的快递捧进宿舍。
“手工做的月饼有浓浓的家乡味道、节日味道。”打开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寄来的月饼盒,里边摆着12种家乡口味的月饼。安徽籍下士冯进龙一边吃月饼,一边和战友们分享家乡的红色历史文化。郑州方向寄来的印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强军梦”等字样的月饼也引来不少官兵合影留念,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思念,更是一种激励。
随月饼一起寄来的,还有老兵和军嫂手写的一封封信。
“我会为你守好小家。”读着远在郑州的爱人韩佳佳写来的信件,该连连长张恒辉内心泛起涟漪。信里写道,有一块月饼,是3岁的儿子张韩辰做的,里边放的是张恒辉最爱吃的五仁馅。吃着月饼读着信,张恒辉感受到了来自远方亲人的无尽牵挂,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接力棒交到你们的手中,希望你们发扬好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拆开信封,拿出署名“安庆老兵”的信,安庆籍列兵段涛非常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在军营过中秋节,也是第一次收到家乡的节日问候。他告诉笔者:“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关怀和问候,更多的是对高原官兵的支持与理解。请老首长和家乡人民放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使命任务。”
家乡送真情,万里边关暖。官兵们收到这份心意后,撰写书信、捡拾高原上的“戍边石”等回赠给两地老兵和军嫂。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负期望,坚守岗位,守护万家团圆。
图①:连队战士收到月饼后合影留念。韩 强摄
图②:安庆离职干部休养所组织制作月饼。张 培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