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武 伟
武功巍峨,萍水环绕。
萍乡,是一片红色基因厚重的热土,也是一片军民鱼水情深的乐土。自萍乡军分区开展帮扶乡村工作以来,笔者目睹了军分区带领群众同心同向的奋斗图景,参与了助推农户增收的产业革命,感受到帮扶村的美丽蝶变,感触颇深。
万丈高楼平地起。乡村要振兴,人才引育是基础。近年来,萍乡军分区借助地方实施乡贤人才“归雁工程”,协调召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座谈会,组织专门技能培训,建立退役军人信息库,评选表彰“最美退役军人”,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正是这批敢吃螃蟹的带头人,成了帮扶村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他们开设党的政策宣传咨询台,每周组织致富知识讲座,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和服务,在推动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没有落下一户”,成为村里村外的一段佳话。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萍乡曾依靠煤炭、铁矿、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红极一时”,但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使萍乡一度陷入“矿竭城衰”的被动局面。为走出困境,萍乡军分区几经波折,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模式和一村一策的发展产业方案,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带领帮扶村实现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乡村要振兴,统筹推进是关键。农村改革永远在路上,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具体任务、实施路径各不相同,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产业、文化、生态振兴。芦溪县山口岩村是96年前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牺牲地,是一片浸染英烈鲜血的红色热土。在实际帮扶中,萍乡军分区突出红色关键词,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原则,建设样板村、红色基因传承村、秀美乡村示范村“三位一体”目标,不断夯实红色堡垒、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山口岩村也被中组部列入了“全国红色名村”创建名单。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乡亲们才会把我们当自家人。”这是笔者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最深的感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