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事前准备
做足事前准备
■王双峰
《孙子兵法》有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赢得战争的军队,必然是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经过认真准备就轻率地同敌人交战,妄图凭借一股子冲劲取得胜利。从诸葛亮“巧借东风”、郑成功奇袭鹿耳门,到我军成功解放一江山岛;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拿破仑滑铁卢惨败,到著名的诺曼底登陆……这些战例无不证明了战前准备的重要性。打仗如此,做事亦然。凡事只有“事前求全”,做好周密准备,才更容易走向成功。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主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能不能从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直接关系事业成败。当前形势下,党员干部考虑问题,就应从把握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中深度思考、理清思路、总结规律,预见可能面临的风险,认清事物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要把事情考虑得更全面一些,跳出本部门、本单位的小圈子,不能就工作抓工作、就问题抓问题,而应放在全局的大背景、“大棋盘”中分析利弊并权衡得失,把多种情况和因素都考虑到。要把事情考虑得更长远一些,凡事一定要多想几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对事关长远建设的重大问题,做到系统谋划、反复论证,绝不能让小问题演变成干扰全局、影响稳定的大问题。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们倡导事前全面分析、周密准备,但不等于事无巨细都要准备充分;而是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实际工作中,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必须合理配置有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避免掉入“无所不寡”的困境。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合理安排,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做足了事前准备,还是会遇到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还是会出现各种不曾设想的情形。这时候,如果不能快速反应、临机应变,就会被变化牵着鼻子走,甚至因“一着不慎”而满盘皆输。陈赓同志说过:“再好的作战方案,战斗一打响,作废一半,另一半随机应变产生。”因此,应对好“变数”,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策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掌握主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再周密的准备、再机敏的应变都可能出现疏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事后求经”,吸取上一次谋划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方案、改进预案,使下一次的“事前求全”更为完备和科学。
(作者单位:31622部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