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与对手
队友与对手
■火箭军某旅某连二级上士 金李强
浩瀚星空,繁星点点。说起白天的对抗训练,我感觉十分的窝囊和不甘,如果不是刘嘉勇带领的干扰站不给力,我们班组的成绩也不至于在所有集训队伍中排名垫底。两个站还不如一个站有效率,想想也是丢人。
我与刘嘉勇同年入伍,同为干扰站站长,都受到连队器重、战友们的认可。在平时学习、训练、工作和生活中,我俩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较着劲儿地比着干。连队的单站比武考核,我们常常不分上下,谁也很难“碾压”对方。
集训由上级相关部门组织,并以比武考核的形式检验集训成果,连队非常重视。作为“最强战力”,我俩毫无疑问挺身而出,代表单位“出战”,而我被任命为指挥员,负责两个站的指挥。全连官兵的期望,一下子落在我的身上。
没想到,备战中初次合练便遇挫,让我窝了一肚子火。最让人憋气的是,最终结果完全没有体现出我俩的水平,我话语中自然带着些许不满。
“也不知道谁不给力,我们站平时训练成绩一向优秀。”对于我的埋怨,刘嘉勇也感到十分郁闷,于是反驳了一句。
“谁不是啊,不服咱俩现在上训练场比试比试。”我又回应道。
……
眼看我俩针锋相对起来,一旁的连长立即拉开了我们,并严肃地提出了批评:“你们还没有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吗?协同作战不是单打独斗,考验的是团队整体实力。正是你俩缺乏有效的配合与协调,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紧接着,连长带着我俩对训练进行复盘,分析原因和教训。通过检讨反思,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惭愧地向刘嘉勇道歉。刘嘉勇也十分诚恳地表示,一定在接下来的集训中配合我的指挥,力争取得好成绩。
从那以后,我们两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细制订协同方案,训一次进一步,成绩迅速提高。比武考核前的最后一次训练中,连长看着计算出的一组组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嘴里嘀咕道:“这次比武应该‘有戏’!”
比武考核如期而至,我与刘嘉勇全程密切配合、动作流畅。没想到的是,考核组现场公布的成绩,竟然是我们参加集训以来的最好成绩。那一刻,我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最终,我们取得了班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考核结束,载誉而归。走进训练大棚,我和刘嘉勇又变成了对手,展开激烈较量。这一次,我们已经懂得,如何成为更强的对手与更好的队友。
(赵 磊、殷嘉泉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