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军事治理内在要求,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注重提升治理效能
■蒋宁琳 刘向辉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军事治理内在要求,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坚守法治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建军治军的科学模式。首先,法治有利于规范部队建设。法治具有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规范功能,法规制度是军队正规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军人的行为准则,应以法规制度引领军事治理,让法治辐射到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其次,法治有利于实现集约高效。现代军队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对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法治具有的规范性、明确性、权威性等特征,恰恰契合了这些要求,成为实现军事治理集约高效的有力支撑。再次,法治有利于激发军队活力。法治倡导以人为本、权利保障、赏罚分明等精神,更有助于把尊重官兵主体地位与确保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起来,激发官兵共同参与建军治军的生动实践。
重视发扬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军事管理到军事治理,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汇聚官兵智慧。传统军事管理模式,更加突出军事机关作为管理主体的一元性和强制性。现代治理模式,更加重视发挥官兵治理主体作用。要加强部队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三大民主”建设,强化官兵主人翁意识。当然,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的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注重情法结合。军事治理应坚持严格要求同热情关心相结合,坚持纪律约束同说服教育相结合,把关爱官兵和从严管理统一起来,让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全力为基层和官兵排忧解难,才能激活部队建设的内在动力。应始终把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官兵一致、尊干爱兵。官兵一致、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应充分尊重、信任官兵,激发官兵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把广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军队建设上来。
创新方法模式。从军事管理到军事治理,是治军之道在思想认识上的升华,而这种升华更应该体现和落实到具体的措施行动之中。在治理主体上,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创新协作“组合拳”模式,实现体系治理,协同高效。在治理手段上,从单向强制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在注重强制性“硬手段”的同时,还应注重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沟通协商、帮扶解难等人性化的“软方法”,强化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在治理环节上,要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在充分把握新时代建军治军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源头治理,靶向施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