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的春潮
向“新”的春潮
■本报记者 潘 娣
今年的全国两会,往返于代表、委员驻地和会场之间的新能源汽车,为代表委员出行提供“绿色”服务。据一位国有汽车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全国两会服务用车,如今新能源产品服务全国两会成为常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走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网络搜索热门词。
热门,源于表现亮眼。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亮出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透过亮眼的数据,人们看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前行脚步。“新三样”走俏海外,带来了世界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之变。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展明显、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加速的生动写照。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的首位。
词之热议,盼之热切,写在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建议中。来自武警青海总队的杨志强代表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除了要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还要加强人才储备。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建议,新能源汽车应当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增光添彩。
向“新”而行,向“新”而进,民意、民智、民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春潮。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