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军分区“掌上微课堂”冒热气接地气
云南省文山军分区因势组教因时抓教因地施教——
“掌上微课堂”冒热气接地气
■杨 玺
“1926年,楚图南在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地以中学教师为职业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0月20日,云南省文山市人武部组织民兵骨干集训。期间,民兵骨干来到楚图南故居参观见学,当地战史专家为民兵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文山地处西南边陲,边情地情较为复杂。文山军分区领导介绍,民兵居住分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掌握活思想难、落实教育制度难、集中组织授课难等问题。
为此,今年以来,文山军分区结合省军区赋予的新时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试点任务,重点围绕组教、抓教、施教等环节,在民兵整组、集中轮训、遂行任务间隙,通过打造冒热气、接地气的教育微课,因势组教、因时抓教、因地施教,促进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他们探索形成的抓建经验,在全省推广。
“以往,上级统一下发了教育计划和提纲,但落实到基层时往往走了样,效果打了折扣。”文山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着眼保证教育效果,他们组建由军分区主官、政治工作处负责人等组成的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小组,指导基层武装部抓实民兵思想政治教育。
与此同时,文山军分区多次走访,听取编兵单位和民兵意见,在制订教育计划上区分层次、统筹安排,并指导各人武部建立包含教员、教案、配套活动等内容在内的教育资源库,确保需要时拿来就能用。
盛夏酷暑,文山市人武部举办民兵大比武。战术课目比武现场,民兵何永红不慎受伤,但仍忍痛坚持。休息间隙,民兵连长“趁热打铁”,以此为例,给民兵上了一堂生动的微教育课。
何永红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打动了在场民兵。新入队民兵王建祥深有感触地说:“身边的故事最真实,真实的故事最动人。先进和榜样就在我们中间,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代民兵从小接触网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是挑战,也是契机。针对这一实际,文山军分区探索运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以微课堂、微视频等形式,打造民兵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的“掌上云讲堂”“掌上微课堂”。此外,他们还利用民兵整组和点验时机,组织微视频拍摄和制作培训,让民兵骨干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说身边人身边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将课堂对接战场是推动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途径。今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随后,水利部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协助指导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文山军分区组织民兵参与其中,多支民兵应急力量连续多日进行巡查排险。由于天气炎热、持续时间长,有的民兵出现思想波动。该军分区及时组织老兵宣讲队、老兵文艺队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英雄故事、表演文艺节目,激励民兵发扬优良作风,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以“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和“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事迹为原型的小品,再现英雄壮举,赢得民兵阵阵喝彩声。民兵在听宣讲、学身边典型中受触动、受鼓舞。军分区领导发现,主动报名留守大堤值班、跟随河长夜巡的民兵多了,遇到扛麻袋等苦活累活时,大家争着抢着干,谁都不愿落在后面。
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激发民兵饱满的政治热情、高昂的战斗意志。今年以来,在联演联训、应急抢险等多项任务中,民兵队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快速集结,表现出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