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运用于作战领域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8 22:49
导读:智能化作战趋势浅窥 ■王二亮 刘冰雁 当前,低成本、高赋能、军民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运用于作战领域。其中,海量数据分析、图像搜索与匹配、深度学习等技术,已

  智能化作战趋势浅窥

  ■王二亮 刘冰雁

  当前,低成本、高赋能、军民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运用于作战领域。其中,海量数据分析、图像搜索与匹配、深度学习等技术,已经在改变现代战争模式,正推动智能化作战加快到来。

  智能指控通联更加灵敏。智能化作战的指挥控制,将从传统的树状层级转变为面向任务动态组合的自适应扁平式体制,在人工智能和天基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下,指控系统、指挥决策、行动控制效能将进一步提高。一是指控系统智云化。近期局部战争中,无“天”不战、无“网”不战的特点进一步凸显。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云端+外脑”的指挥系统,成为智能化作战指控系统的标配。二是指挥决策智助化。基于指挥决策模型的智能指控系统,可依据作战原则和数据,主动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决策建议,并通过自身学习功能,迭代更新优化决策策略,助力提高指挥效能,机器辅助人类的人机融合决策逐渐成为现实。三是行动控制智敏化。随着作战节奏的加快以及无人作战平台的大规模运用,完全依靠人力的行动控制将难以胜任智能化作战需要。未来,通过区分指控层级,划定指控权限,采取“订单式”分发任务、“接单式”实时打击的“网络+”指控方法,可实现人机优势互补,大幅提升指控效能,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人机智联融合控制将成为作战行动控制的基本形态。

  战场态势感知更加高效。由于大数据、无人平台、轻量化技术的支撑,“有人/无人侦察平台+情报云+智能便携情报终端”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战场,侦察情报系统运行模式将发生显著变化。首先,情报需求快速自动生成将成为现实。通过大数据分析情报用户需求特性、搜索匹配情报供给侧数据信息,AI化的情报系统能够在人的监控下,快速、自动生成个性化侦察情报需求,助力提高情报保障需求侧与供给侧衔接效能。其次,情报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关联挖掘、无人传感器等智能技术,重复性、操作性情报整编工作有望由机器完成。在此基础上,情报用户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编形成定制化的、信息关联程度更高的情报产品。再次,情报产品按需推送将不再是难题。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情报处理系统可在情报数据库中快速对比匹配情报用户需求,自动推送相关情报产品至情报用户,压缩情报需求从提出到反馈的周期,以往“人工搜索+人工推送”的情报分发模式将被替代。

  无人平台运用更加普遍。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作战平台被大规模运用。可以推断,低成本、高精度、灵敏化的无人作战平台将成为智能化作战形态的重要标志。其一,无人平台的情报价值将进一步彰显。在人的干预、规划下,各类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卫星等无人侦察平台,可构建上至太空、下至深海等所有人力难以进入空间的侦察网络,能够按照行动规则展开全天候、全时段、全地形、全频率的侦察行动,使侦察监视、目标定位、效果评估等能力明显提高,将代替人执行绝大多数战场侦察任务。其二,无人平台自主交战的水平将越来越高。AI化的无人平台可以高效完成人赋予的程式化、规则化、重复性的任务,有望按照“OODA”环展开自主交战行动。未来,战术级的作战行动中,无人平台将担负越来越多的战场侦察监视、火力输出、前运后送等自主交战任务。其三,无人平台将迫使大型有人作战平台加速退出战场。无人作战平台不仅能够与有人作战平台进行对抗,而且效费比高。1颗巡飞弹可以摧毁1台高价值坦克,一两艘无人艇就可能击沉大型有人舰艇,低成本的无人机可以消耗对手昂贵的防空导弹,大型有人作战平台及弹药不管用、用不起的情况将频繁出现。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指挥员应强化“量级”思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