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后 这两方面必须握在手里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2:09
导读:历经一年半的贸易战,经贸磋商谈判几经周折反复,终于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的共识。 虽然说达成共识并不意外,但第一阶段协议内容范围还是有一些意外。 一是协议的内容和范围之

历经一年半的贸易战,经贸磋商谈判几经周折反复,终于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的共识。

虽然说达成共识并不意外,但第一阶段协议内容范围还是有一些意外。

一是协议的内容和范围之广远超过事先对外透露的内容;

二是取消加征关税的范围和量明显偏低。

由于协议的内容和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争端内容,而保留的高关税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中美贸易协议预留下来的尾巴。割掉了这个关税尾巴,也就意味着达成了全面的协议。

从双方第一阶段协议共识通报来看,协议的内容或范围明显比事先公开透露的要广泛得多,可以说几乎涵盖了全部经贸争端内容。剩下的也就是所谓的结构性问题了。也就是说,所谓结构性问题,是第一阶段协议中留下来的尾巴之一。

协议中虽然美方同意分阶段取消已加征的关税,但第一阶段取消的关税范围或数量明显偏低。美国只是对12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的关税从15%下降到7.5%,而其余的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25%的高关税却没有变化,这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少。高关税也就是第一阶段协议留下来的尾巴之二。

那么,第一阶段协议中留下来的这两条尾巴,能否或何时能够割掉?就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了。虽然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但中国自身提出的结构性改变与美国要求的结构性改变却是两码事。美国对华提出的经结构性改变要分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

广义上讲,所谓的结构性改变包括了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汇率制度、贸易结构和政策、外资投资管理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和政策等等。狭义上看,主要指的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实际上就是指的中国的经济制度。

历经一年半的贸易战,经贸磋商谈判几经周折反复,终于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的共识。

虽然说达成共识并不意外,但第一阶段协议内容范围还是有一些意外。

一是协议的内容和范围之广远超过事先对外透露的内容;

二是取消加征关税的范围和量明显偏低。

由于协议的内容和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争端内容,而保留的高关税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中美贸易协议预留下来的尾巴。割掉了这个关税尾巴,也就意味着达成了全面的协议。

从双方第一阶段协议共识通报来看,协议的内容或范围明显比事先公开透露的要广泛得多,可以说几乎涵盖了全部经贸争端内容。剩下的也就是所谓的结构性问题了。也就是说,所谓结构性问题,是第一阶段协议中留下来的尾巴之一。

协议中虽然美方同意分阶段取消已加征的关税,但第一阶段取消的关税范围或数量明显偏低。美国只是对12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的关税从15%下降到7.5%,而其余的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25%的高关税却没有变化,这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少。高关税也就是第一阶段协议留下来的尾巴之二。

那么,第一阶段协议中留下来的这两条尾巴,能否或何时能够割掉?就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了。虽然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但中国自身提出的结构性改变与美国要求的结构性改变却是两码事。美国对华提出的经结构性改变要分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

广义上讲,所谓的结构性改变包括了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汇率制度、贸易结构和政策、外资投资管理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和政策等等。狭义上看,主要指的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实际上就是指的中国的经济制度。

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汇率制度、贸易结构和政策以及投资环境等,这已经在第一阶段协议中有所体现,剩下的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相关的经济制度问题了。中国无论如何改开与开放,无论融入世界经济的需求如何的迫切,中国的经济制度本身是不会有质的改变的。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的。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坚持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上的与世界经济接轨。因此,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而不是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美国一直指责中国不遵守规则,可美国又何尝遵守规则?

发起贸易战挑衅,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公开的叫嚣要美国主义不要全球主义,这是对WTO规则的最大破坏行为。在这方面,不仅中方不能接受,即使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样是坚持的反对。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维护多边机制、推进全球化进程,这已经是除美国之外的全球共识。

而世贸组织对中国进入WTO之后的每一次例行评估检查,都一致认为中国良好地履行了对WTO和世界各国的承诺。在WTO已经有了权威公论的情况之下,美国还指责中国不遵守规则并要求中国结构性改变,这不仅是强人所难而是的问题了。

虽然说保持目前这种高关税政策是美国所需要的,但却未必是对美国更有利的。高关税对双方的进出口影响还会继续存在。目前普遍认为,高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经济和美国消费者带来了明显伤害。持续保持高关税,这种伤害自然也会持续存在。

而对中国来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效能的发挥,以及中国与其它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的密切,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将更小。而美国一味对全世界打贸易战,自身的贸易环境不但难以得到改善,反而会进入恶化期。可见,虽然保持高关税政策是美国的需要,但却未必对美国更有利,甚至是有害。

这条尾巴迟早也要割掉。相信,随着美国对华出口量的增加,美国加征的关税会逐渐取消。而反过来说,只有美国逐渐取消加征的关税,中国才会对等的取消已经加征的关税。只有在双方取消加征关税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大量贸易交易。如果是这样,未来磋商谈判的过程,有可能是商讨取消加征关税的过程。

也就是割关税尾巴工程。对于美国要求的结构性改变问题,这一点中国的原则立场不会变。但这也不等于中方在结构性改变问题上一点也不做出改变。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或者说是更好的与世界经济接轨。而中国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也就在于自身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方面。

中国进行深化改革开放,并不是应着美国的要求进行改变,而是视自己的发展需求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变。中国要遵守世界规则,但世界规则也要适应中国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规则也要随着中国的改变而变。中国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对世界经济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

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制定世界经济规则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不是一味着服从美国规则。

中国在声明中明确指出:“本协议总体上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中方企业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增加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进口优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这两段话表述的非常明确。

一是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

二是按照世贸组织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

而非是按美国的要求进行结构性改变。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美方和中方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明显存在不同的解读。美方显然以胜利者自居,而中方则着眼于国内稳增长和稳定中美关系的大局,不计较眼前的得失。

目前协议还未正式签署,但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显然是一个“原则”和“有限”的协议

首先,这是一个“原则”的协议。

美方称,“中国同意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自己的经济和工业政策,改变对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农业、金融服务和外汇体制的立场。”

中方称,“中美已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根据中美双方的表态,可以认为,双方已就中美贸易争端中有关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

按照美方的说法,就是中国答应了美国的要求,承诺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自己的经济和工业政策,改变对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农业、金融服务和外汇体制的立场。但中国的这些承诺还有待于落实。所以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是一个“原则”的协议

其次,这是一个“有限”的协议。

“有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答应减少对美贸易顺差减少的数量是有限的。

中国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答应今后2年内购买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其中农产品占四分之一,为500亿美元。

​​2018年5月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布的美国贸易谈判《条件清单》显示,美国的要价是从 2018 年 6 月 1 日开始的2年内中国要减少 2000 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要中国承诺,第一年新增进口的1000 亿美元中,至少75% 是购买美国商品;第二年又新增进口的1000 亿美元,至少 50% 是购买美国商品。

也就是要求中国在2年内共计要从美国新增进口3000亿美元,其中2000亿美元必须购买美国商品。

可见,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与美国原先的贸易谈判的要价相比,美国要中国在2年内共计要从美国新增口3000亿美元这一条要求没有了,但仍然保留2年内要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要求。

2018年,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6335.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784.2亿美元,自美国进口1551.0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3233.3亿美元。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598.5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203.4亿美元,美国自中国进口5395.0亿美元,美方贸易逆差4191.6亿美元。

中国在2018年自美国进口1203.4亿美元(美方统计)—1551.0亿美元(中方统计),贸易顺差为3233.3亿美元(中方统计)—4191.6亿美元(美方统计)。

从2018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中自美国进口和中国贸易顺差情况来看,中国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答应减少对美贸易顺差减少的数量是有限的。

二是美国加征关税的减少也是有限的。

美国在加征关税问题上采取了“留、降、停”的做法:“留”,就是继续保持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的25%关税;

“降”,就是把对价值约12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5%的降低至7.5%;

“停”就是取消原定于12月15日起拟对1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

可见,美国实际减少的加征关税只是把价值约12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征收从15%的降低至7.5%这一项,而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的25%关税则继续保留;

原定于12月15日起拟对1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虽然取消了,但以后随时都可以恢复。这说明,这距离中国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的要求还很远。

那么,美国为什么只是部分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呢?

这是因为,美国想继续以关税为武器,逼迫中国答应并落实美国提出的所有要求,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在“原则”上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但美国还要看中国有没有完全落实答应美国的那些东西,如果美国没有拿到它所想要的全部东西,就不会全部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总之,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表明,这个协议只是一个“原则”的和“有限”的协议。这个协议的达成,只能说是中美贸易战开始降温,暂时不再升级,但距离中美贸易战的完全结束还比较遥远。

(责编:白民伟)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