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首架苏-57坠毁 俄军19年可谓全方面的背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2:09
导读:12月24日,据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一架苏-57战斗机突然爆炸坠毁,所幸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 据俄官方人员透露,坠机地点位于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附近,当时正展开例行

12月24日,据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一架苏-57战斗机突然爆炸坠毁,所幸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

据俄官方人员透露,坠机地点位于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附近,当时正展开例行飞行测试,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这是苏-57/T-50战斗机自从2010年首飞以来第一次遭遇坠机事故。

据报道,事故时飞行员及时跳伞,落地后被一架米-8直升机救走;战机则在剧烈的爆炸中变成碎片。苏-57装备的是大名鼎鼎的K-36改进型弹射座椅,这款座椅曾多次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成功挽救飞行员生命,这次又立下一功。

俄方消息人士对媒体称,坠毁的这架苏-57正在进行发动机相关的飞行试验任务。联想到此前,苏-57原型机052号机装上了一台“产品30”的新型发动机,展开飞行测试;因此目前不能排除事故与新型发动机有关。但也不能妄下定论,有待进一步关注。

早在2011年,一架苏-57的原型机就在试飞中突发意外,发动机突然喷出火焰。好在飞机还没有起飞,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4年,又一架苏-57在试飞中起火。此时的苏-57安装的还是117S发动机,但依然发生了起火事故。

此外,制约苏-57发展的除了技术问题之外,经费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由于研发一种先进战斗机实在是太“烧钱”了,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实在难以负担。俄罗斯一直想为苏-57找到合作者,但中国拒绝了参与苏-57的研制,而印度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后也不满苏-57的进度而最终放弃。

12月24日,据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一架苏-57战斗机突然爆炸坠毁,所幸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

据俄官方人员透露,坠机地点位于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附近,当时正展开例行飞行测试,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这是苏-57/T-50战斗机自从2010年首飞以来第一次遭遇坠机事故。

据报道,事故时飞行员及时跳伞,落地后被一架米-8直升机救走;战机则在剧烈的爆炸中变成碎片。苏-57装备的是大名鼎鼎的K-36改进型弹射座椅,这款座椅曾多次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成功挽救飞行员生命,这次又立下一功。

俄方消息人士对媒体称,坠毁的这架苏-57正在进行发动机相关的飞行试验任务。联想到此前,苏-57原型机052号机装上了一台“产品30”的新型发动机,展开飞行测试;因此目前不能排除事故与新型发动机有关。但也不能妄下定论,有待进一步关注。

早在2011年,一架苏-57的原型机就在试飞中突发意外,发动机突然喷出火焰。好在飞机还没有起飞,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4年,又一架苏-57在试飞中起火。此时的苏-57安装的还是117S发动机,但依然发生了起火事故。

此外,制约苏-57发展的除了技术问题之外,经费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由于研发一种先进战斗机实在是太“烧钱”了,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实在难以负担。俄罗斯一直想为苏-57找到合作者,但中国拒绝了参与苏-57的研制,而印度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后也不满苏-57的进度而最终放弃。

相比F-22、F-35和歼-20来说,苏-57的性能上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亮点。例如独创的侧面阵雷达设计和串列弹仓结构。相比隐身性能,苏-57更重视机动性,这也体现出了俄式战机与西方战斗机设计理念的不同之处。

目前生产的十多架苏-57战斗机,全部采用与苏-35同款的117S发动机作为过渡,未来目标发动机则是“产品30”,最大军用推力107千牛,加力推力可达17.6千牛,超过了F-22所使用的F119发动机。

052号机左侧换装了“产品30”展开飞行试验,注意新发动机的锯齿状喷管。如果新发动机通过了验收,并且得以量产,那么苏-57将真正获得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机动性进一步提高,航程也会有所改善。

然而,俄罗斯在“产品30”的研发上却一路坎坷,主要是受到资金短缺和部分技术瓶颈困扰。如果此次发生坠机的就是搭载“产品30”测试的052号机,那无疑是最坏的情况。即使万幸不是052号机,事故也已经给俄航发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一年俄罗斯可以说是厄运连连。此次坠机还不知道事故原因,估计要等到找到黑匣子并解读才有答案。外界推测,可能是新的“产品30”航发出故障导致。图中是为俄军生产的首架量产型苏-57,也有消息说是它在试飞过程中坠毁。

今年12月12日晚间,俄罗斯海军正在维修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突然发生火灾,造成约1人身亡多人受伤的惨剧,事故损失一度传闻高达950亿卢布(后来被辟谣)。

2018年10月30日夜间,“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还因PD-50浮船坞沉没而导致被塔吊砸伤。发生这次火灾之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看样子要长期出不了船厂咯。

今年12月11日,俄罗斯空天军第55独立直升机团一架米-28N攻击直升机,突然坠毁在科列诺夫斯克基地附近,导致机上两名飞行员当场不幸身亡。

今年7月29日,俄罗斯安全局所属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注册号RF-06054),突然坠毁在了雅库特共和国境内,机身断成了两截,万幸没有人员没有大碍。

今年9月6日,俄罗斯空天军两架苏-34战轰机空中发生相撞事故,万幸没有坠机。图中疑似为其中一架带伤返回后的样子。今年1月18日,俄罗斯空天军第277轰炸机航空团两架苏-34战轰机,在鞑靼海峡发生空中相撞事故后坠海,疑似只有两名飞行员获救。

今年1月22日,俄罗斯空天军一架图-22M3降落时坠毁在摩尔曼斯克基地,2名飞行员不幸身亡,另2名飞行员获救。图为图-22M3降落期间抓拍的瞬间,机身弹起断裂并冒出火球。

今年7月1日,俄罗斯海军有1艘核动力深海工作站,在巴伦支海域突然发生火灾事故,当时该工作站正在执行海底测量任务,火灾共造成14名专家不幸身亡。

今年10月25日,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54160部队一位名叫拉米尔·沙姆苏季诺夫的新兵,在换岗的时候突然向战友开枪扫射,酿成8人不幸身亡和2人重伤的惨剧。

除了俄罗斯军方,俄罗斯民航今年也出了一件特大事故。今年5月5日,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的一架苏霍伊100客机由于遭遇雷电击中,在迫降谢列梅捷沃机场过程中,中后段机身发生大火,最终酿成41人不幸身亡的大悲剧(机上共有78名乘客,37人成功逃出生天)。

2019年截至今天下午,俄罗斯军民领域大致上就发生了这么10起较大影响的悲剧,真是太不幸了。

中国是否会引进苏-57战斗机?其实如果苏-57能够按照时间表顺利服役形成战斗力,那么我国引进一批苏-57也并非不可能。毕竟我军仍然保留有大量的老式战机,早期的歼-10、歼-11也即将退役。短时间内,我国难以生产大量的先进战机作为补充,引进俄制战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此外,对苏-57的研究也能够为我军未来战斗机的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虽然我国已经独立研制了两种不同型号的第五代战斗机,但能够引进这样一种先进战机研究的机会仍然是十分宝贵的。特别是在合适的国产发动机尚未投入使用时,对产品30这样一种先进发动机进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但中国是否会引进苏-57,主要还是要看俄方的表现。目前来看苏-57虽然基本完成了设计,但最核心的产品30发动机尚未投入使用,而现在的苏-57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苏-57如果能保证“质优价廉”,引进当然是好事。但俄方要是狮子大开口,那就完全没有引进的必要了。

回到本次的坠机事故,如果坠毁的原型机真的搭载了产品30发动机,那损失一台甚至两台产品30发动机,确实是相当惨重的。不过俄方声称,产品30发动机以及完成了大部分测试,特别是关键节点的测试,因此产品30发动机的研发进度估计并不会因此陷入停滞。

不过不论如何,苏-57确实是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如果没有其他意外,预计2020年,第一架苏-57战斗机将会进入俄罗斯空天军服役。或许对俄罗斯而言,这样一种战斗机,已经是在如今的条件下所能得到的最优解了。而苏-57的设计和研究,也仍然对我国存在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工业在以歼-20为代表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从718工程验证机和歼-20早期量产型使用的“哲学国发”到后来产量增加后使用的国产增推“太行”版歼-20,虽然都是“不完美”的A状态。

但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空军对于新质战斗力的迫切需求——在最终目标的涡扇-15发动机在未来几年里还处于一年5台左右的小规模试生产状态,且尚未和歼-20进行大规模的直接结合试验的情况下,这样看起来层层备份,交替保障的工作经验,绝对是值得我们总结和继续发扬的。

至于倒霉的俄罗斯军队明年的运气如何?笔者觉得,该烧香请祭祀的时候,还是去请吧……

(责编:白民伟)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