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如何科学防治?
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传染病,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据徐保平介绍,今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峰比往年提前了。除了支原体感染外,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感染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其中,支原体感染占发热咳嗽门诊的20%左右。这主要与个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对于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徐保平表示,一些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显示有一片白色区域,多是由于一个肺叶或肺段的感染引起的,与医学上所说的“白肺”不同。
通常情况下,“白肺”指的是双肺广泛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关于支原体感染或肺炎的症状以及治疗药物,徐保平解释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即发热和咳嗽。
刚开始咳嗽时是阵发性干咳,随后会出现咳痰。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等症状,少数人甚至会出现紫绀和呼吸困难等现象,这时应及时就医。
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的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属于处方药,使用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临床上,一些儿童出现了耐药现象,治疗效果不佳。研究表明,在支原体感染或肺炎的治疗中,耐药者和非耐药者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差别在于耐药者的退热时间延后、病程较长,但重症比例差异不明显。
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传染病,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据徐保平介绍,今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峰比往年提前了。除了支原体感染外,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感染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其中,支原体感染占发热咳嗽门诊的20%左右。这主要与个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对于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徐保平表示,一些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显示有一片白色区域,多是由于一个肺叶或肺段的感染引起的,与医学上所说的“白肺”不同。
通常情况下,“白肺”指的是双肺广泛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关于支原体感染或肺炎的症状以及治疗药物,徐保平解释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即发热和咳嗽。
刚开始咳嗽时是阵发性干咳,随后会出现咳痰。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等症状,少数人甚至会出现紫绀和呼吸困难等现象,这时应及时就医。
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的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属于处方药,使用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临床上,一些儿童出现了耐药现象,治疗效果不佳。研究表明,在支原体感染或肺炎的治疗中,耐药者和非耐药者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差别在于耐药者的退热时间延后、病程较长,但重症比例差异不明显。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徐保平建议远离病原体,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要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提高体质。此外,学龄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不应带病上学,需要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表示,秋季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表示,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痛和咳嗽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秋燥病。
秋燥病可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类型,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对于温燥型病症,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润燥;对于凉燥型病症,则需采用温散润燥的治疗方法。
针对秋季呼吸道疾病,中医有一些有效的良方。齐文升提到,如果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干咳、发热等,应及时就诊并服用一些中药。
对于以咽痒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桑菊饮等中药方剂;而对于以咽干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桑叶汤等中药方剂;如果出现外寒症状,可以使用杏苏散等中药方剂。
综合以上信息,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徐保平建议远离病原体,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另外,要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患上支原体肺炎后不应该带病上学,需要充分休息以增强免疫力。
此外,通过齐文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医针对秋季呼吸道疾病有一些特效方剂,可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因此,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而言,既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如抗生素治疗,也要结合中医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疗。
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管理,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也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保护人民的健康。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