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后,全球仅一个国家不闻不问
1976年的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
在当天下午四点,中央广播电台向全世界传递了这个信息。而在我国官方发布不到半小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转播了毛主席去世的噩耗,消息犹如风暴一样席卷全球。
就连很多西方国家领袖也有悼念毛主席,其中甚至包括美国。
要知道,那时冷战还没有结束。在冷战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讲究的就是意识形态对抗。两个阵营的针锋相对,令整个世界都一度陷入到恐慌当中......
在美国境内,若是询问起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人,一提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那必定都还会是咬牙切齿,因为这两位是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不过我国虽然属于社会主义性质,但毛主席的离开却能让美国为之叹息,足以证明毛主席绝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个人魅力和政治影响力,甚至可以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根据后续史学家的统计来看,在毛主席去世的短短10天时间内,就有123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领导,向我国政府发来了吊唁电。
还有上百个国家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亲自来访中国,但却选择派代表到中国驻外领事馆表示哀悼。可以说,毛主席的身后事是极尽哀荣。
而且外国媒体对毛主席的评价也都是正面为主,在西方媒体流传的观点中,都是表示:毛主席是时代的英雄,他改变了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样的评价可谓非常罕见,就算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离世,也很少会引起这种轰动。
1976年的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
在当天下午四点,中央广播电台向全世界传递了这个信息。而在我国官方发布不到半小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转播了毛主席去世的噩耗,消息犹如风暴一样席卷全球。
就连很多西方国家领袖也有悼念毛主席,其中甚至包括美国。
要知道,那时冷战还没有结束。在冷战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讲究的就是意识形态对抗。两个阵营的针锋相对,令整个世界都一度陷入到恐慌当中......
在美国境内,若是询问起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人,一提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那必定都还会是咬牙切齿,因为这两位是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不过我国虽然属于社会主义性质,但毛主席的离开却能让美国为之叹息,足以证明毛主席绝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个人魅力和政治影响力,甚至可以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根据后续史学家的统计来看,在毛主席去世的短短10天时间内,就有123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领导,向我国政府发来了吊唁电。
还有上百个国家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亲自来访中国,但却选择派代表到中国驻外领事馆表示哀悼。可以说,毛主席的身后事是极尽哀荣。
而且外国媒体对毛主席的评价也都是正面为主,在西方媒体流传的观点中,都是表示:毛主席是时代的英雄,他改变了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样的评价可谓非常罕见,就算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离世,也很少会引起这种轰动。
但有意思的是,在整个世界都在为毛主席离开而悲伤时,却有一个国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它便是苏联。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苏联和我国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毕竟在新中国刚建立时,我方所执行的就是“一边倒”政策,中国也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而且在刚建国的十年时间内,苏联也确实为我国工业、科技发展提供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建国前10年的90%以上的重大国家企业项目,几乎都有苏联的身影。那时苏联派出的工作指导小组,入驻了我国不少基层领导单位。
总之,中苏关系完全与兄弟无异,苏联便是我们亲密的老大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连美国这个理论上来看有意识形态对立的敌人,都对毛主席逝世表示哀悼,苏联没有道理不做任何反应。
苏联为何会不闻不问呢?其实中苏关系早就大不如前了,而这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末说起。在1958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向中方提出一个特殊要求。
即:希望苏联海军可以在中国的海港城市建立长波电台,来指挥他们的远洋潜艇。同时苏联可以考虑与我国建立联合舰队,由苏联海军帮助我国保护广阔的海上疆域。
从战略层面上来讲,苏联提出的建议是有利的。毕竟那时解放军海军实力相对比较薄弱,根本没有办法保护如此辽阔的海域。而正处于迅速发展期的苏联海军,如果愿意伸出援手,对我国的国防安全无疑是有积极作用。
但毛主席却看到其中的风险,苏联要在我国建立长波电台,那电台肯定不是我方主导,这意味着:苏联将在中国沿海城市拥有海军基地。但我国也有一些根本原则,其中之一便是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进驻我国领土,哪怕苏联也是一样。
再说组建所谓中苏联合舰队,理论上能帮助我国保护海疆,但这也相当于是将我国海军交给了苏联。就算中苏关系再紧密,像军队指挥权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我国是没有办法妥协的。
所以毛主席毅然决然拒绝了赫鲁晓夫的要求,苏联则对此非常愤怒。在赫鲁晓夫看来,当时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不少支持,他完全无法接受毛主席的拒绝。随后赫鲁晓夫做主,撤回了所有援助中国的科技、工业小组,中苏蜜月期随之结束。
后来勃列日涅夫上台,这位苏联新领导人比赫鲁晓夫更加强硬,他也一直在尝试通过军事、政治手段扩张苏联的影响力。
所以他在任期,不仅没有扭转赫鲁晓夫时期恶劣的中苏关系,反而还在两国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在当时我国几乎都在整军备战,应对苏联随时可能的军事威胁。
而在毛主席去世时,依旧还是中苏关系恶劣、紧张的一个时期,这也是苏联会对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领导人去世,不作任何回应的原因,当时苏联人还放不下对中国的戒心。
当然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中苏关系恶化责任不在中国,是苏联没有给我们足够尊重。而中国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保护自己。
因为在近现代,我国实在是受了太多屈辱。最后事实也证明,当年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跟着苏联一条路走到黑,最终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走向繁荣。
反而是在毛主席去世后,都不愿意吊唁的苏联,于毛主席去世的第15年,因为内部政治危机意外分裂、崩塌。中苏两国最终命运的不同走向,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责编:李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