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
一周热点:“爱国激情该如何表达”、“粮食危否”争论仍处于持续高热之中;茅于轼先生又突发重炮轰击“经济适用房”政策,说“这条路走错了”。由于有关话题本报已有相关报道,故本周我们选择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基金经理的要求。
拍砖:基金经理也要“讲政治”?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近日到中国证监会考察,他要求基金经理除了单纯考虑本身的赚蚀利益外,亦要“讲政治”——在现时情况下,基金经理们不应做出危害股市稳定的投资决策。基金经理怎么就“政治”了呢?
基金也是个政治问题?
正方:何谓政治?孙中山概言之,是“管理众人之事”。时下,A股两市账户超过1亿户。股市基金牵动着公众,个中无疑折射着政治。基金经理要讲政治,应着眼于大局的稳定,维护股市健康、活跃发展,保障股民群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亦菲)
反方:“讲政治”无非是求社会和谐,民心稳定。但政治本意是规范权力。市场自有其规律,大家都追逐利益最大化。相互谦让让别人多赚,这样的市场根本不可能存在。证券市场是零和游戏,自己所得就是别人所失,如果要给基金经理加上“政治枷锁”,基金只会死得很难看。基金的失败,就是千千万万基民的失败!(多彩财经网网友 黄金眼A)
正方:在此轮股市大跌过程中,确有基金经理跟风,一味追随国际资本。基金在人心目中原本承担着护盘“好儿郎”的角色,现在却成了砸盘的“坏孩子”。如此“逼宫”,不把基民的钱当钱,更是对广大基民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基金经理就该进行一次政治教育。(项超 博客)
反方:基金的风险与收益比巨大,经理们压力也超常。赚钱,是他们生存下去的指标。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有点内部消息的人,比谁都更“讲政治”,更关注市场政策动向。(何志成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
基金也要担“救市”之责?
正方:“讲政治”就是要考虑对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考虑当前的股市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换言之,中央不单在宏观政策方面出手救市,更希望基金亦能“营造”出利好的市场气氛。
基金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期望它们平复市场大幅波动,避免市场大起大落,但它们却屡屡扮演着市场谣言和恐慌性杀跌的制造者角色。市场需要“稳压器”,而不是煽动不安情绪的“鼓风机”。(工人日报)
反方:股市常识就是追涨杀跌,基金经理能把基民的钱打理好,股市好的时候多赚点,不好的时候少赔点,遵循游戏规则,自然能发挥其制度设计初衷,就是最大的“讲政治”。在市场不完善的时候,要求基金经理发扬风格“割肉”平复市场,这面“政治”大旗,他们扛不动,也不该扛。
正方:不让基金经理投机是不可能的。但是,凭借掌握的巨额资金去不断追涨或砸盘,用股市暴涨来不断吹大泡沫盈利,为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困境,虽然在短时间为大家赚了点钱,但长远看是很难站住脚。只有基金经理们真正讲政治,同时政府也讲信誉——既然让大家别砸盘子,政府也得不砸盘子,各市场主体各司其职,中国股市才能健康成长。
反方:就算能让基金讲政治,还有QFII,它们对冲起来更狠。讲政治的基金与不讲政治的QFII,讲政治的一方必定死得很难看。很难说,基金偶尔砸盘不是在向政策叫板,希望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更加公平。不过,这当然会加剧股市的动荡。
【点评者说】媒体报道要“讲政治”;房地产商要“讲政治”……现在,基金经理们也被要求“讲政治”了。看来,“政治”还真是一个能够解决中国大多数民众反应最强烈问题的“万灵药”。我们能理解执政者的 “苦心”,但说白了,“讲政治”无非是要方方面面尊重规律,然而,规律协调运行一定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法律、政策”环境作为前提的,如果这个前提有缺陷,其结果必然是不守规矩者最可能获益。
(责任编辑 史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