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国际外交 >

无人机侦察排的逐梦“航线”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台海网 时间:2025-08-13 22:02
导读:无人机侦察排的逐梦“航线”

第74集团军某旅无人机侦察排组织专业训练。曹在付摄

发射架上,一架无人机准备完毕,等待发射指令。

透过观察窗,中士苏峥在无人机车内注视着这一切。那一刻,他清晰听到了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

“点火!”指挥员一声令下,无人机腾空而起,拖着尾焰向天空呼啸而去。看着无人机飞上云层,这位第74集团军某旅无人机侦察排班长,心情格外激动。

“报告飞行数据!”电台传来声音,苏峥的视线很快回到屏幕上。作为飞控手,他要实时关注飞行数据,与战友密切协同,精准控制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航线飞行,去捕捉一个个目标。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排的协同。苏峥操控无人机飞行,中士曾凡圳负责寻找目标,二级上士吴帅将战场画面汇编成侦察情报上传……一次飞行,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

屏幕上,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清晰可见。步兵冲锋,工兵破障,火炮怒吼……这些场景,让苏峥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那个扛着重机枪在演习场上冲锋的新兵。

5年前,新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脖子以下”深入推进。苏峥怀揣着“成为无人机飞行员”的梦想转岗而来,开启了逐梦之旅。

5年过去了,他和战友们一起放飞多型无人机,一路成长为班长骨干。回想起转型经历,苏峥感到梦想照进了现实。

视线再次回到电脑屏幕,红色的飞行航线十分显眼:从起点连向目标区,曲折蜿蜒,正如苏峥和战友们的一路成长,有转岗的艰辛、实飞的喜悦……

这条航线,见证了一群官兵的青春梦想,记录了一个新型作战单元的成长跨越。

想当特种兵的人,操作起了无人机

与苏峥经历相似,无人机侦察排的战友们都是转岗而来,排长冯旸也是一样。

看着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入伍的冯旸,心底一直有个成为特种兵的梦想。从战士到军校学员,冯旸数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当不了特种兵,也要把自己当特种兵练。”有段时间,冯旸早起负重长跑,晚上加班练单杠,3个月瘦了7.5公斤。新排长集训,刻苦训练的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结业。分配下连时,冯旸坚持要到侦察营,因为“侦察兵也算特种兵”。

原以为会在侦察营一直干下去,冯旸没想到,一年后就收到了换岗意向征求通知。当时,无人机侦察排缺排长,营连领导看到冯旸素质不错,有意向让他担任这一职务。

和冯旸相似,下士黄志鹏同样怀揣着“要当特种兵”的梦想来到侦察营。

5年前,黄志鹏乘坐的那趟运送新兵的军列上,征兵干部问:“有没有想当特种兵的?”“有!”黄志鹏第一个举手。他的父亲是一名老侦察兵,从小听着侦察兵的故事长大,黄志鹏希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孤胆闯敌阵”的英雄。

因为这次举手,黄志鹏来到了侦察营成为一名侦察员。就在那一年,部队调整改革深入推进,无人机侦察排应运而生,黄志鹏下连没多久就被转了岗。

即便过去了1000多个日夜,黄志鹏依旧清晰记得转岗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月色皎洁的晚上,点名时,连长宣布了无人机排人员名单。听到自己的名字,黄志鹏心里咯噔一下。面对未知的岗位,一种惊讶、不安的情绪在心头蔓延。

和黄志鹏不同,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三级军士长张柳华满心期待。这位当过炊事班长、干过坦克车长和炮手的老兵,对转岗经历有切身感悟:“赶上改革大潮,转岗是一种幸运。”

就这样,一群看似不相关的人聚在了一起,组成了全旅第一个无人机排。

很快,中士苏峥发现了大家的共同之处:心怀梦想。第一次排务会上,大家畅谈无人机排的发展。虽然都没有相关专业经历,不少人连无人机都没有见过,但这群年轻官兵很快达成了共识:一定让无人机从他们手中飞起来。

那天,苏峥特意改了一个微信名:“梦境飞行者”。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