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越困难越有劲”的精气神
永葆“越困难越有劲”的精气神
■华金良
当年,刘邓大军奉命“下决心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面对重重险阻和困难,邓小平同志在干部会议上说:“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经过英勇战斗和艰苦斗争,刘邓大军突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越困难越有劲”的精神气质,它印刻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红军官兵身上,体现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身上,书写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开拓者身上,闪耀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担苦担难的党员干部身上……靠着“越困难越有劲”的精气神,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闯关夺隘,使中国号巨轮破浪远航。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注定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求我们永葆“越困难越有劲”的精气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取得新跨越、新胜利。
笃定“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追求。“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黄旭华回忆说:“研制核潜艇难度是很大,但一想到党能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我就精神得不得了。”凭着这股劲儿,他和同事们克服无数困难和挫折,终于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新时代的“赶考人”心怀“国之大者”,立下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目标的雄心壮志,舍得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焦裕禄到兰考任职前,组织找他谈话,“兰考是最困难的县,要有充分准备”。焦裕禄态度坚决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在兰考工作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里,焦裕禄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带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内涝、盐碱,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壮歌。奋进新征程,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我们唯有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毅,敢于“在木板最厚的地方钻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锤炼“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本领。“越困难越有劲”,既要有直面困难、不惧艰险的勇气和胆魄,更要有打得了硬仗、攻得下山头的本领。“人民科学家”叶培建的心得是:不害怕困难,要让困难怕你。他从事太空探测研究半个多世纪,依靠扎实功底和过硬专业素养,在卫星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俗语说得好:困难如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个“强”体现在本领高强、能力强大,搬得动“绊脚石”、啃得下“硬骨头”。我们唯有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踏平坎坷、征服困难,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