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二月二,从“头”开始!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4:30
导读:兵哥哥拿起推子帮战友理发,还真有点“托尼老师”的样子!小编发出策划启事,稿件如雪片般飞来。原来,军营里居然有那么多深藏不露的“理发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吧! 

  春天来啦!

  万物复苏的季节里,

  兵哥哥在做什么?

  那当然是……

  从“头”开始!  

  郭魁,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导航连班长。

  那么问题来啦!

  军营里没有专业的理发师,

  兵哥哥头发长了怎么办?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拿推子!”

  你别说,

  兵哥哥拿起推子帮战友理发,

  还真有点“托尼老师”的样子!

  小编发出策划启事,

  稿件如雪片般飞来

  原来,军营里居然有那么多深藏不露的“理发师”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吧  

  翟阳阳,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场站警卫连列兵。  

  聂前程,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技术保障队电站班中士。  

  王逸涵,空军航空兵某场站汽车连上等兵。

  第一次理发的“托尼老师”王逸涵

  头发,男人的第二张脸。

  作为汽车连的上等兵,指导员把为战友们理发的重任交给了我。我的“首秀”很是尴尬——没人愿意让我开“第一刀”。指导员自告奋勇坐在椅子上说:“我来第一个!”

  我小心翼翼地开始剪起来。对着镜子找思路,心里计算着分寸,脑子里想着“成品”的样子。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给指导员头顶整出个“分水岭”,弄得他一个月没摘帽子。但在他的鼓励下我有了信心,一回生二回熟,现在我已成为全连战友眼中专业的“托尼老师”。

  大事必作于精,小事必作于细,小小理发剪里也有大大的军旅梦。我要感谢指导员的勇于“献身”,让我在理发领域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也要感谢身边战友的信任,全连所有人的头几乎让我摸个遍,也让我摸出了一种团结向上包容和谐的军营感情。  

  邢浩强,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教导队列兵。  

  史剑,南部战区空军某仓库警卫班班长。  

  姜家维,空军某场站警卫连下士。

  从“一剪没”到“一剪美”的姜家维

  说起“一剪美”姜家维,在周围几个兄弟连队可谓是无人不识。精湛的理发技术,让所有被他“修理”过的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其实,就在半年前,姜家维还被称作“一剪没”。

  去年连里决定买几套理发工具,战士之间可以互相理发,但全队没几人会这手艺。“我来!俺在新兵连就给战友们理发,都说俺理得好着呢。”姜家维主动请缨,随即便开工了,理发师的架势十足。

  “怎么出来个洞?我可怎么见人啊?”一名战士被无情“啃掉”一块头发。“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想到这推子这么快……”这下子,大家谁也不敢再请他理发了。姜家维还多了个头衔——“一剪没”。

  拜师学艺,挽回形象!从此,理发店成了姜家维闲暇时间常去“学艺”的地方,理发店的老王也成了他的师傅。

  没过多久,凭着一股肯钻研的狠劲,“一剪没”变成了 “一剪美”。就这样,姜家维不光在“咔嗒咔嗒”声中为战友们带来帅气的发型,自己的臂力也得到了提升,单杠也比以前多拉了好几个。

  

  蔡杰,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四站连班长。  

  “推哥”邱楚建

  空军地导某旅警卫战士邱楚建,人称“推哥”。该同志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喜欢研究条令法规。入伍后,深入学习《内务条令》第七章第83条,根据基层官兵理发需求的实际,挖掘出美发行业在连队的广泛运用前景,自此苦练理发本领。

  经过长达3个月的实践锻炼后,理发技术逐步成熟,成为军容风纪的坚定拥护者,凭借一把理发推子傲视群雄,帮助连队连续3个月实现军容风纪“0”问题。

  

  

  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旅场务连刘新宇和战友们。  

  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的理发师们。

  互为理发师的他们

  在遇见你们之前,我从来没想过,理发也成了一种乐趣。军营是平淡的,可因为有了战友的存在,这里从来不缺少欢声笑语。

  “新兵入伍第一次理发,就是班长帮我剪的。理发时,他的大手摸着我的头,让我觉得特别踏实。”上等兵小朱说,“来到连队以后,几乎每次理发都是战友之间相互剪,虽然有时候也会理得坑坑洼洼,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平时同甘共苦,战时同生共死。战友之间的感情与信任,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建立起来的。今天我把头发交给你,战场上同样也会把后背交给你!

  “托尼老师”可不止同年兵哦!

  飞行教员、工程师、资深老班长的手艺也不在话下!

  要不怎么说兵哥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呢?  

  贾政,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四站连下士。  

  张鹏,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四站连四级军士长。  

  

  朱章成,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雷达站四级军士长。  

  文武双全的何凯

  何凯是东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分队班长,也是连队的兼职理发员。每到周末休息,总能看见他帮战友们理发的身影。

  这位“托尼老师”文武双全,不仅头发理得好,综合素质也是连队的佼佼者。参加上级岗位比武,一举夺得2项个人专业第一和1项团体第一,去年还被旅里评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

  

  “暖男”于光旭

  提到我们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于光旭,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理发达人等众多标签浮现在官兵心中。但最受官兵喜爱的标签是“暖男”。他常常在理发中倾听着官兵的心声,疏解着官兵的情绪,温暖着官兵的内心。中队官兵常说,理个发,样貌焕然一新,精神也焕然一新了。

  

  少校“理发师”倪鹏

  作为大队的“金手指”,工程师倪鹏的一双妙手经常在键盘上翻飞,快速进行软件处理,解决棘手难题。空闲时间,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大队理发室的“托尼老师”,一双巧手在战友的脑袋上灵活挥舞剪子,赢得一致好评。

  面对夸奖,倪鹏总是憨笑着说:“力所能及给战友们提供便利,是一件幸福的事。我的理发技术是靠战友们一个个脑袋练出来的,我要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

  

  郭纬,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导航连下士。  

  俞雪东,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场务连政治指导员。

  不只是他们,对于下面这两位,不知你是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最会理发的飞行教员还是最会飞的托尼老师?  

  赵彦军,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旅副师职飞行教员。

  追求完美的赵彦军

  “老赵,您这又有的忙喽!”飞行大队教导员贺振远看着等候排队理发的官兵,打趣地说。

  原来,由于部队封闭管理,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旅副师职飞行教员赵彦军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义务为全体飞行教(学)员理发。

  这天中午,赵彦军为学员张力中理发。半个多小时过去,小张觉得实在不好意思,便说:“教员,我觉得挺好看了,您中午多休息会儿吧。”赵教员会心一笑地说:“没事儿。其实理发和飞行一样,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只有在追求完美中才能理出精气神、飞出战斗力!”

  就是这样一位年大老教员,十几年如一日用“耐心、细心、诚心”为广大教(学)员义务理发,同时也用“坚守初心、执教蓝天”的职业操守诠释着“生命华章长空舞、桃李不言天为证”的铮铮誓言。

  

  姚晖,中部战区航空兵某团副师职飞行员。

  “你教员永远是你教员”的姚晖

  常被年轻人尊称一声“姚师傅”的姚晖,累计飞行时间近6700小时,飞行技术过硬。本着技多不压身的原则,羽毛球、排球、做饭、养殖样样精通。

  阅兵针对性训练期间,客观条件比较艰苦,年轻学员朱明明头发长得快,对此很是苦恼:“理发室人多的挤不进去。”身边的姚师傅随口接话:“其实,你教员我对于剪头发也是略懂一二……”随后,就开发出了姚师傅的新技能——针对性训练期间,基本承包了大家的头发难题。

  大家不得不承认,你教员永远是你教员。

  兵哥哥们不只给战友理发,为人民服务也是常规操作。  

  马绕兵,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中士。

  “金牌tony”马绕兵

  清洗头发、围上罩衣、垫上毛巾、剃去耳发、削剪顶发、吹去碎发……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扶贫志愿者马绕兵正在给老人理发。

  作为连队里的“金牌tony”,马班长的技术可不是盖的。一会儿功夫,便剃好了一个板寸头。老人用手在自己的头上一摸,那头发一寸来长,非常舒服,高兴地连连称赞。“板寸头”、“小平头”……八九位理过发的老人们纷纷夸赞着:“没想到,解放军同志理发也理得这么好!”

  

  刘立杰,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气象台中士。

  其实,军营里的第一位“托尼老师”在理发之外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牺牲课余时间为战友理发,他们沉浸在服务大家的乐趣中,也赢得大家交口称赞。

  理发虽是一件小事,却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爱部队并不一定要做出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为部队建设做一些实事,就是一名合格的兵。

  最后感谢身边默默付出的战友

  感谢他们每一次的“手下留情”

  专题策划:袁鹏 钱岫

  作者:李军钢、陈佩铭、符诚、周雄伟、张嘉芮、王昊、赵世豪、李雍智、冷发田、田彬帆、匡万科、李恒、邹承杰、张伯进、张庭栋、潘健飞、秦建伟、吕流春、黄圣雨、杨鹏、李波、马铖铖、余浩、徐强、毛文豆、曾宏伟、仇启元、杜磊、李伟强、许涛、黄军、范轶隆、吴天翔、陈艳君、李永昆、郭纬、蒋易宸、俞雪东、王明君、陈泽玮、李瑞钊、张庆松、贺振远、杨晓川、刘子旭、万晨、杨慧平、张健、安雪涛、刘飞 等

  来源:空军新闻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