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机务兵为什么爱钻“小旮旯”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4:28
导读:外场停机坪上,如果你看到机械员小甘全身上下都沾满了油污,那他肯定是刚从起落架舱的小旮旯里钻出来;如果你看到机械师老刘扶着腰半天缓不过来,那他很有可能是刚检查完进气道

  外场停机坪上,如果你看到机械员小甘全身上下都沾满了油污,那他肯定是刚从起落架舱的小旮旯里钻出来;如果你看到机械师老刘扶着腰半天缓不过来,那他很有可能是刚检查完进气道的小旮旯……

  就算是再先进的飞机,也有许多小旮旯需要机务兵钻进去检查。在小旮旯里工作让人很不舒服,但那里承载了机务兵大大的强军梦,他们在无数个小旮旯里默默地奉献青春,笔者用一组“镜头”记录了他们的“笨”样儿。  

  按照飞机关键部位普查工作安排,

  需要对发动机靠近机身部位的一个机件进行检查。

  这个位置缝隙狭窄,机械员何雨珂体态瘦小,

  主动上了飞机。

  他顾不得机体表面50多摄氏度的高温,

  俯身趴在发动机上部,

  半个身子慢慢地探进机舱,

  抬起左小腿保持身体平衡,

  开始一点一点地检查。

  10多分钟过后,汗水已湿透全身……  

  保障飞机有3年多时间,

  排长陈垚已数百次穿上这不透气的工作服了。

  飞机刚刚在停机坪“关车”,

  他熟练地把梯子推到发动机下部,

  拿上手电,扣好拉链,绑紧鞋套,

  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

  一股脑儿钻进发动机进气道,

  忍受着刺鼻的油烟和滚烫的热气,

  仔细摸摸铆钉、看看叶片,

  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要说机务兵里哪个专业人员钻的小旮旯最多,

  非机械专业莫属。

  机械员甘志浩端来小凳子,

  沿着轮胎小心翼翼地爬进起落架舱,

  两腿分开骑在斜立柱上。

  由于无法伸出头来,

  只能由另外一人在地面引导。

  他伸出左手打开开关,

  同时观察着舱内机件的工作情况。

  刚做完这件“费人”的工作,

  他又套上工作服,

  钻进了另一处“狭窄地带”开始清洁。  

  电子师郭寅虎在机务中队算得上“老”干部了,

  这个“老”不只是年龄长,

  更是经验丰富、技术老道。

  徒弟王龙和郭康宁完成一手工作后,

  他钻进设备舱进行复查。

  小小的设备舱只能容纳一个人,

  而且高度限制,只能半蹲着进行工作,

  这对于腰椎不太好的他又是一项考验。

  天气凉快时还好一点,

  要是遇上大热天,

  那个“酸爽”劲儿……  

  刘永生和翁炜

  这两位士官技师都接近40岁了,

  是中队最老的兵,

  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带头作用都“顶呱呱”,

  绝对是单位的宝贝疙瘩。

  一次机务准备时,

  机械师安排做发动机基本维护,

  他们两人同时瞅准了进气道,

  就这样“一上一下”。

  狭窄的空间只允许坐着低头工作,

  他们挥动手中的抹布,

  开始一遍遍地擦洗清洁。  

  每一个机械员可能都有一份留在起落架舱的记忆,

  那里到处都是机件、拉杆、保险丝头等凸出的硬物,

  稍不留意,头上、脸上都会被划出口子。

  赵敏已经记不清被划过多少次了,

  他蹲坐在底板上,

  一手扶着机件固定身体,

  另一只手灵活地控制着排笔,

  清洁润滑、做标记。

  一个姿势下来,

  身体往往需要在地面活动10多分钟才能舒缓。  

  机务兵的身躯

  无数次穿梭在飞机的小旮旯里  

  他们用朴实的双手

  托起了守卫祖国的钢铁雄鹰

  撑起了强军事业的一片蓝天

  他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摄影作者:石智 张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田星宇 张晨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军营漫画丨边防官兵手绘军旅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