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校准打赢的坐标!
太行之侧,狂风呼啸。傍晚5时,黄沙弥漫中扬起了几路尘烟。
“行动!”少校吕洲下达了出击的命令,隐蔽侦察小组的队员们腾空而起,分头冲向“敌”观察哨,几名“敌人”应声被扑倒在地。“报告!数据传播完毕。”随着后方指挥所电脑上的进度条指向100%,敌阵战场信息已经准确传回。
面对沙尘暴的侵袭,某大队新型野外作业分队前出300多公里,赶赴保障区域实战实训,与协作单位开展互学互训。负重近40公斤、徙步20公里,潜伏24小时,队员们挑战体能和技能极限,新型武器操作、隐蔽潜伏侦察、战术协同攻击,主动出击“敌人”观察哨,攻占战场勘测的制高点。
“跨界”训练考核取得“开门红”,吕洲与队员们却显得习以为常,他说:“战场信息瞬息万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作为新型作业力量,我们只有不断应对新挑战才能保障指挥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说罢,吕洲又发出了“起飞”的命令,4架无人机迎风升空一跃天穹,克服5级风速直飞敌阵,阵地第一时间一览无余地尽收“中军帐”眼底。
战场制胜,信息先行,如何以‘变’应‘万变’?自信写在了队员们的脸上,更涌动在他们的心底。中队长伦泽华告诉笔者:“‘经天纬地听党话,战天斗地为打赢’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
这支于1948年诞生在巍巍太行的部队,前身为华北军区制图科,先后为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的领导机关和部队作战提供坚强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为专业的测绘力量,曾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建国以来历次阅兵等100多项“国字号”重大保障任务。
从“肩扛仪器走天涯”到“让航测插上翅膀”,从刀刻手画到数字战场,官兵始终听党指挥、苦练精兵、矢志打赢,更有官兵用生命将忠诚写在了雪域高原和沙漠戈壁。他们先后1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30人荣立二等功,3人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一块块奖牌与奖杯,映照着一代代官兵的拳拳赤心,一份份地图与数据,凝结着一茬茬官兵的胜战热血。
去年他们挺进3000公里之外无人区,顺利完成某重大任务,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开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特质描绘上最厚重的底色,用一项项数字化“硬拳头”,让打胜仗的表尺瞄得更准。

官兵肩扛仪器走天涯

官兵在夜间整理数据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