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提高民兵训练质效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1:45
导读:提高民兵训练质效 ■王 阳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进入新时代,民兵训练应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因势而变、因势而动,积极推动民兵训练向实战靠拢、

  提高民兵训练质效

  ■王 阳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进入新时代,民兵训练应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因势而变、因势而动,积极推动民兵训练向实战靠拢、向部队需求贴近、向战斗力标准聚焦,全面提高民兵实战化训练质效,不断提升民兵支援保障打赢能力。

  推动训练实战化。民兵训练必须适应“三个之变”形势发展,确立新指向,明确新思路,开创新模式。突出多域聚优精准动员。民兵训练必须贯彻多域聚优精准动员要求,把训练范畴向陆、海、空、天、电、网等多域拓展,把专业训练与精准征召、快速动员、直达前送、行动协同等训练一体联动,催生多域援战、聚优释能、精准高效动员能力。突出融入联合作战体系。以使命任务为依据,厘清国防动员各单位在联合作战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各军兵种部队战时动员需求,强化与联合作战体系的机制融通、力量融合、训练融入,建立与军兵种部队开展联合演训的制度机制,推动民兵训练深度融入联合作战训练体系。突出战训一体。民兵训练必须树立实战化理念、坚持实战化标准、设置实战化环境、开展实战化训练,从单兵训练、技战术基础训练开始,就要融入实战化任务背景,从源头上实现以战领训、战训耦合,推动民兵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

  优化训练内容。适应指挥体系新调整、使命任务新拓展、民兵规模结构新变化,持续优化训练内容。根据使命任务确定训练课题。沿海地区重点训练海上支援保障、港口码头抢修等内容,城市地区重点训练人民防空、反恐维稳等内容,增强民兵训练的指向性针对性。区分对象确定训练重点。以新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根据民兵分队素质结构和实践基础,按照补差、接口的要求确定训练内容重点和训练强度,真正把训练内容的选择权赋予组训单位。科学确定训练进程。民兵训练要严格遵照“动员集结、实施行动、结束行动”三个阶段递进组织,组训过程中还应依据训练质量把控进度。

  创新组训方法。针对民兵分队担负的使命任务、自身实际,创新组训方法。组织差异化教学。制订专项训练计划时,区分退役军人、地方人员,岗位职责与专业技能,分析梳理参训人员,按照不同身份、不同素质基础分班分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别安排不同课目内容训练。分段升级式施训。区分共同基础、专业课目及任务行动三个阶段进行组训。第一阶段,结合民兵整组点验,组织共同基础课目训练;第二阶段分批组织单个分队的技战术基础训练;第三阶段分课题开展任务式合成训练,按力量编成,把经过专业训练的各个分队按支援保障预案连贯起来演训。新小特专业跨区域联训。借鉴军兵种部队“小专业大集中”的方法,推行跨区域集中联训模式,由省军区综合衡量所属军分区承训能力,赋予其承担部分民兵新小特专业分队技战术训练任务。

  改善训练保障。整合优化军地训练资源,努力提高民兵训练保障整体水平。加强组训教学人才培养。从军兵种部队引进国防动员系统所需、专业相近、经验丰富的组训人才,建立兼职教练员数据库,供所属各单位组训时选用。完善装备器材保障。根据民兵分队任务和备战状态,科学论证军用制式装备编配数量、保障需求,将武器装备器材纳入全军装备保障体系;应急装备器材纳入地方应急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用装备器材依托社会资源预征预储,及时掌握数质量和分布地域,签订预征预储合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采取综合、专项、随机监察等方式,突出检查民兵年度训练任务数质量情况,实现全过程精确管控;建立和完善等级评定制度,明确考评职责,量化考评标准,创新考评形式,科学评估训练质量。健全训练奖惩机制。将民兵参加军事训练、企业支持民兵训练纳入公民和组织履行国防义务范畴,训练成效与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挂钩,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与奖励政策相协调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机制,做到奖惩分明。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警惕“双曲贴现”效应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