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永远的榜样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1:32
导读:理松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1983年春,部队在外执行任务,我们被安排一同住在不足4平方米的茅草房中。每天干活很累,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冻得发抖。那时的我忍不住抱怨简陋的环

  沿着中心公园的小路向东走,穿过茂密的小树林,是一处灌木丛生的土坡。它与当年营区训练场很相似,我常来这里走一走。

  营区的训练场,留存着我与已故战友徐理松的很多回忆。和他在部队度过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常常在梦中浮现。

  1972年,我入伍来到原南京军区驻江西某部,与兄弟连队的老乡徐理松很快熟悉起来。他是连队的训练尖子,积极上进。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和理松同年成为各自连队的班长。一同在外参加集训时,我们正巧住在一个房间。

  我记得,理松睡觉时鼾声如雷,同房间的战友常常因此难以入睡,但他并不知情。当有的战友委婉地提出意见时,理松连连道歉,并保证再也不会影响战友休息。果然,集训的几个月里,我们再也没有听到过理松的鼾声。后来才知道,他总是熬到很晚,等战友们都睡着以后才悄悄回到房间休息,这让我们特别感动。

  理松曾对我说:“咱俩是老乡,又刚刚成为班长,可不能给家乡抹黑。”在他的鼓励下,我在连队工作的劲头越来越高,他也因训练成绩突出成为大家点赞的对象。在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我们不断取得佳绩,双双提干。

  在我的印象中,理松是战友身边的贴心人,无论谁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时,他总能及时给予帮助。1977年夏,时任师炮兵科参谋的我奉命组织高射机枪实弹射击考核,子弹出膛时将防火帽击碎,意外击伤我大腿的动脉血管。我住院治疗时,理松用攒了好久的津贴买了我爱吃的水果,并主动提出每晚陪床照料,令我至今难忘。

  理松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1983年春,部队在外执行任务,我们被安排一同住在不足4平方米的茅草房中。每天干活很累,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冻得发抖。那时的我忍不住抱怨简陋的环境,理松笑着对我说:“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什么是甜嘛!”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乎乎的。

  作为一名带兵人,理松始终是我心中的榜样。一次驻训,训练场地相距不远,我总能听到理松所带连队激情昂扬的口号和欢呼声,我们连却显得劲头不足。焦急的我向理松“取经”,这才发现,连队进行每一项训练前,理松都会先示范,对每一个动作细节要求严格。他常与战士们“比一比”,大家被他的训练热情所感染,连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尖刀”。

  理松在训练上的“金点子”很多,组织训练很有办法。有一天,新闻干事杨平来到理松连队采访时发现,全连战士正盯着空中夜归的鸟练瞄准,便好奇地和理松聊起来。受到启发的杨平灵感一现,一篇有趣的通讯《傍晚这里正在战斗》见报,在全师引起反响。

  2001年,理松转业回到江西赣州。我时常挂念理松,但因工作繁忙难以相会。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战友聚会上,已经中风的理松在爱人的陪同下带病参加。那天,回忆在部队的点点滴滴,我俩说了很多心里话。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理松并不是最优秀的军人,但他用努力拨亮了人生的明灯。我默默地告诉理松:你心中挂念的军营,正热火朝天地奏响奋斗之歌。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