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作战转换枢纽
作战枢纽是作战体系中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是从作战全局角度思考作战、解决作战问题的关键一环。找准作战转换枢纽,对加快作战进程、主导战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决定性战场中找寻。决定性战场指的是敌我部署的主要作战方向、要点要域等。奥斯特里茨会战中,拿破仑面对兵力占优的俄奥联军,选定了地形良好的布尔诺以东地区构筑防御工事,因该地区北面是一条直通奥斯特里茨的大道,西面有哥尔德巴赫河,东面有劳斯尼兹河、利塔瓦河,河流汇合处形成一处沼泽地带,使得战场南面有了天然障碍,在河流三角区中间地势突起,形成了普拉钦高地这一瞰制点,拿破仑把握住普拉钦这个战场枢纽,故作撤退状、让出普拉钦,诱联军主力深入沼泽地带,而后以主力夺回普拉钦,大败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作战离不开战场这一基本条件,指挥员应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山川河流,从条件利弊、价值高低等综合分析找出作战枢纽,围绕作战枢纽谋划作战,实现因地制敌。
在决定性时机中找寻。决定性时机指的是在战中有利于己的时间窗口,即所谓的战机。战机未至,不可以先;战机已至,不可以后。指挥员在战场上能够先敌出手、快敌一招的秘诀就在于能够瞅准战机、找准枢纽,一击制敌。解放战争中,当国民党军向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尚未被完全粉碎时,毛泽东同志敏锐洞察战局变化,以晋冀鲁豫野战军直插敌“胸腹”,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一举扭转战争形势,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指挥员只有把握住敌我攻防转化出现的最有利窗口,才能敏锐捕捉作战枢纽。这就需要从战略全局入手思考战役枢纽,从战役全局入手思考战术枢纽,通过精心布局、巧妙布势,找准战机、快速破敌。
在决定性行动中找寻。决定性行动指的是对作战全局有重要影响、对作战目的达成密切相关的行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主动示弱撤退、诱敌深入,在西线采取双重迂回战术,即正面以4个军进行攻击、翼侧以2个军向敌纵深迂回,整个西线战场的关键,就是翼侧迂回部队能不能迅速地撕开敌人的战役缺口,直插敌后、切断敌人的后路。通过对敌撤退路线的预判,志愿军找到了三所里这一西线战场的关键枢纽,38军迅速穿插三所里,先敌5分钟抢占了这一枢纽。现代作战更加强调快速决定性打击,能够在决定性行动中找到作战枢纽更为重要,可采取人机结合方式,结合作战构想找出决定性行动,借助模拟仿真、兵棋推演等手段,对决定性行动进行预演,通过与作战目的契合度、匹配度找出作战枢纽。
在决定性间隙中找寻。决定性间隙指的是作战力量间的协同间隙、各战场间的协调间隙、各作战阶段的衔接间隙、各作战行动间隙等能影响作战全局的重要间隙。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叙联军利用“赎罪日”率先发难。埃及在西奈半岛、叙利亚在戈兰高地都打了以色列措手不及,取得了战争初期的主动。但在随后的战争中,以军先是利用埃军休整补给间隙集中力量击溃了北面的叙军,又利用埃军两个军团在部署上的间隙,以偷渡方式快速向苏伊士运河西岸进行大纵深突击,迫使埃及军队回撤并接受停战。现代作战战场广阔,涉及作战力量类型多样,不同系统、不同战场、不同维域之间铰链处、接合部,都可能存在罅隙,指挥员应综合分析方能确定可以利用的重要间隙。
在决定性节点中找寻。决定性节点指的是影响作战体系运行的关键节点,找到决定性节点就找到了体系破击的着力点,就能对敌实施快速决定性打击。贝卡谷地之战,以军通过分析找出了叙军以“萨姆”为主体的防空网的体系节点在于其制导雷达。于是以军以无人机为先锋诱骗叙军开机,侦测叙军制导雷达频率,而后以电子战机“致盲”其制导雷达,让“萨姆”导弹无用武之地,从而在6分钟以内摧毁了叙利亚耗费巨资建设的“萨姆”导弹防空网。现代作战体系是由诸多节点构成的,找出并打击决定性节点能够提高体系破坏效率,对加快作战进程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通常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运用结构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关联性分析法等,找出影响作战体系运转的重要节点群,而后按照“优先级”排序,找到重要节点,实现击点破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