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海岛有了“空中补给线”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22:23
导读:海岛有了“空中补给线” ■本报记者 向黎鸣 通讯员 徐巍 张元虎 祖国东海,风和日丽,距陆地数十公里的某海岛上,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迎来新一批补给物资

  海岛有了“空中补给线”

  ■本报记者 向黎鸣 通讯员 徐巍 张元虎

  祖国东海,风和日丽,距陆地数十公里的某海岛上,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迎来新一批补给物资。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物资是‘飞’上海岛的。”站长张朝斌告诉记者,旅队开通“无人机空中补给线”,海岛运输有了新的应急保障手段。

  “无人机运输主要针对各类小型物资,既保战备,也保生活。”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运输投送处助理员徐宏昆告诉记者,他们组织军地科研人员研发无人机信息化平台,破解应急投送难题,打通了高山海岛物资补给“最后一公里”。

  该战区海军下辖观通站、雷达站大多分布于高山海岛,过去海岛补给大都采取海上运输方式。

  为拓展保障渠道、提高运输效能,去年以来,他们成立攻关小组研究高山海岛物资补给方案。通过实地考察,征求官兵意见,他们明确了“以海上运输为主,无人机运输保障为辅”的运输补给体系,组织军地研究力量着手建设“无人机运输投送管理平台”。

  “该平台就像一个信息枢纽。”徐宏昆为记者举例介绍,某单位通过平台上报物资需求,旅队岸基仓储补给分队根据天气情况、物资种类,组织力量将物资分类,并运至无人机运输集中存放点。随后,无人机操作员将“物资重量、目的地坐标”等信息录入平台系统,无人机起飞后即可根据信息数据,规划航线。

  “丝瓜13斤、油冬菜10斤……”某观通站司务长梁文杰通过该平台,确定物资品种重量。随着物资运抵集中点,补给分队官兵们迅速将物资分门别类装入塑料储存箱,挂载至无人机下方。

  “从起飞到降落,全程耗时45分钟,比海上运输缩短数小时。”无人机抵达数十公里外的观通站营区专用停机坪,早已在此等候的官兵按照系统提示,接收、清点物资。

  “无人机空中运输补给,是海上传统运输补给模式的有效补充。”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运输投送处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将探索多种保障编组,为后续构建更加完善的协同保障体系积累经验。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军港有了“共享单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