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时间加强统筹,科学落实训练法规
训练时间发生“撞车”该咋办
加强统筹,科学落实训练法规
■王冬冬 胡亚楠
前不久,正在野外驻训的海军陆战队某旅炮兵营榴炮二连在基础体能考核多个课目中名列前茅。看着刚刚公布的成绩单,连长黎子琦由衷欣喜。
此前一次体能考核,二连成绩并不理想,黎连长一度十分焦虑。连队党支部在剖析检讨时,有人提到,野外驻训期间,尽管主要以开展专业训练和战术演练为主,但根据训练大纲规定,相关人员原则上每周要进行不少于6个小时的军事体育训练。按照惯例,连队一般把每天的军事体育训练时间安排在下午操课结束后一小时。可这一个小时,有时却无法得到落实。
比如有一次,连队组织装备下海训练,训练从早上持续到下午。按照装备保养有关要求,装备在下海训练后要尽快组织淡水清洗保养,避免海水腐蚀造成装备损坏。于是,连队在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装备维护保养。等各项维护工作完成,军事体育训练时间已经错过。
那段时间,由于训练任务冲突、天气因素多变等原因,军事体育训练被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连队正常训练秩序,导致官兵体能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按照相关规定,装备保养要及时落实,体育训练也要保质保量,如何在驻训实践中化解矛盾,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炮兵营党委议战议训会上,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依法按纲施训观念不强”“缺乏对训练的科学筹划,落实规定比较机械教条”等问题被一一指出。
“驻训条件下,不必拘泥于以往的训练计划,各连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确保军事体育训练训足训实”……营教导员孙大川等人提出的建议,被营党委采纳。
聚力抓训务战,依法依规是前提。在广泛征求官兵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炮兵营对训练计划作出合理调整。他们还针对野外驻训期间存在的训练安排不合理、落实训练随意性大等问题展开起底排查,着力纠治驻训期间“注重专业训练,忽视基础课目训练”“片面注重个别人员的专业强化训练”等问题,引导官兵特别是带兵人认清依法治训、按纲施训的重要意义,自觉依法开展训练。
经过调整,如今,在炮兵营训练场,各连队可自主利用演练间隙穿插开展军事体育训练,确保训练内容、时间、质量落实到位。在最近一次基础体能考核中,该营官兵成绩明显提高,练兵备战也更有质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