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芒色哨所丨“梦工厂”:绿色蔬菜扎了根
新时代十年,边防变化日新月异。路通了,灯亮了,哨楼更暖,信号更广……在被风雪阻隔的山的这边,在靠近祖国边防线的偏僻之地,昔日的雪海孤哨如今换了新颜。正如一位边防战士所说:“所谓遥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理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地理上的遥远与寒冷难以改变,但恰恰也是因为这种远与寒,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感觉到春天的温暖。”
边关不远,雪山不寒。边防官兵的“心”,永远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挺立在风雪哨位上,他们身后的万家灯火与头顶的星光渐渐融为一体,化为一片璀璨。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雪域高原哨所,感受这个冬天的别样的温暖。
国色芒色哨所丨“梦工厂”:绿色蔬菜扎了根

哨所官兵种植的水培蔬菜郁郁葱葱。
国色芒色哨所有个“梦工厂”。车还没到哨所,记者就听到了这个新名词。同行的哨所官兵解释说:“这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梦工厂’。”
屋外冰天雪地,“梦工厂”什么样?哨长杨再军故意卖起关子:“走,看看就知道了。”
上等兵贾耀鹏是哨所新任种植员。他说,初到哨所,原以为眼前只能望到一望无际的白色。没想到的是,第一顿午餐就看到了绿,餐桌上的火锅冒着热气,两盘诱人的绿色蔬菜被端了上来。吃上一口涮好的万年青,新鲜感冲击着味觉……这个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小伙子,体会到了别样的满足。
一边说着,贾耀鹏一边带记者走进哨所旁的“集装箱方舱”。方舱里春意盎然,空心菜、小白菜等绿叶菜,被精心栽种在水培营养液中,一棵棵长势良好。
2019年哨所建成这座方舱,谁也没想到雪山哨所能种活10多种蔬菜。两年多来,贾耀鹏和战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菜苗,在这个“方寸天地”之中,用汗水换来了丰收,一个个绿色的梦想在这里放飞。这里,也就成了官兵口中的“梦工厂”。
“自己种菜自己收,‘梦工厂’的蔬菜很‘治愈’!”杨再军说。
记者浏览“哨所日志”发现这样的记录:全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土壤容易滋生真菌,加之天气严寒,哨所驻地很难种活蔬菜。哨所还流传着“扛着菜地追阳光”的故事——
许多年前,哨所官兵买来菜种栽种在废弃弹药箱中,趁着太阳露脸的间隙,追着让这些“宝贝”沐浴阳光。
弹药箱里种出来的那点菜,看都看不够,怎么舍得吃?冬季吃菜,只能靠官兵们轮流到山下连队“背菜”。二级上士李进回忆,连队驻地与哨所直线距离5公里,单程却要攀登2个多小时。2017年夏天,山上滚落的巨石堵住了官兵的“背菜路”,时任哨长高贵鸿带着2名战友,艰难绕行小路,直到天黑才把鲜菜背进哨所。
种活菜,就这样成了一茬茬哨所官兵的心愿。2019年9月,上级邀请种植专家对哨所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数据进行考察论证,成功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建设新型“植物工厂”,让昔日梦想成为现实。
也是在那一年,经过“竞聘”,哨所下士徐海金成了首任“种植员”,派往南京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他掌握了光线强度调节、营养液浓度调配、方舱温度控制等技术,回到哨所大显身手,种活第一茬蔬菜。
有了第一茬,就会有第二茬,徐海金的种菜技术出名了,他从哨所调到了连队,又从连队调到了团里,当起了“种植教员”。“梦工厂”也在更多哨所落户,放飞更多绿色的梦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