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军营一日”:砺兵东海,战舰犁出新

2022年1月7日,东部战区海军郑州舰编队出海训练。这是郑州舰部门长应新雅(左)使用六分仪定位。解放军报记者 李秉宣摄
砺兵东海,战舰犁出新航迹
■本报记者 李秉宣
年终临近,翻开采访本,一个个时间节点变成一幅幅采访画面在记者脑海中闪过——
1月,见证海军某部新年开训;7月,采访陆军某部野外驻训;12月,报道空军某部复训补训……
如果给这本“采访日历”提炼一个主题词,一定是“练兵”。
2022年1月4日,习主席签署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
1月7日一早,记者随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郑州舰编队,赴东海某海域执行新年第一次海上训练任务。
碧空如洗,海天一线,冬日东海迎来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编队刚刚驶出狭窄水道,训练课目随即展开。出乎记者预料,新年第一训并非印象中那般“火力全开”。
在郑州舰右舷舰桥,部门长应新雅正同两位年轻舰员一起操纵罗经和六分仪等仪器,根据海上标志物相对位置定位本舰。
驾驶室内,标图员依据测算的坐标,在海图上将郑州舰的航迹绘制成线。指挥员根据海图下达口令,指挥战舰航行。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使用这么基础的仪器?”疑惑从记者心中升起。
应新雅说,这个课目叫“无卫星导航条件下航行训练”。作为国产新型主战舰艇,郑州舰装备了先进的定位导航设备。不过,利用传统的光学仪器定位导航,依然是保障战舰航行安全的保底手段,尤其是战时导航设备受损或受到敌方强烈电磁干扰时。
记者恍然大悟:训练场连着战场。新年开训中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课目,却是广大官兵以战领训、开展实战化练兵的真实写照。
走进郑州舰作战指挥室,一幅清晰的战场态势图呈现眼前:水面、空中、水下各类目标化身为一个个颜色形态各异的符号,详细标绘在电子海图上。态势图实时更新,一个个符号如同星轨,在图上运行。
副舰长夏勇告诉记者,清晰、准确的态势图是指挥员判断战场态势、下达作战指令的重要依据。我们眼前这幅态势图,把我方各作战单元获得的情报信息熔于一炉。
“这才是信息化战争该有的样子!”记者不禁在心中感叹。
态势图上,一个红色符号正快速移动,这是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师的一架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作战席位上,郑州舰情电长正同这架海天之上的战机密切协同:“接我军反潜机通报,发现‘敌’潜艇活动信号。”
此刻,一个蓝色的符号出现在态势图上。指挥员果断下达口令,对目标发起模拟打击。夏勇告诉记者:“体系练兵,信息是支撑,关键在联合。如何在现有装备体系支撑下,将各平台优势发挥出来并形成合力,是训练中的重点。”
一轮训练结束,郑州舰组织讲评时,记者才知道:刚刚在海面之下与舰机巧妙周旋的,是某潜艇支队的一艘常规动力潜艇。面对舰机联合绞杀,这艘潜艇既是时刻躲避追捕的猎物,也是技巧娴熟的猎手。
“对抗训练没有导调组,不设脚本,不设固定区域,充分发挥参训各方的主观能动性。”该支队作训科科长惠兆龙说,“战场环境越真实,训练效果越扎实。”
“实战化训练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名年轻军事记者时常问自己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为广大读者回答的问题。
回望2022,一场场训练如同一部部词典,用一幅幅可视的画面,诠释着“实战化军事训练”“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等词组的深刻含义,也昭示着一个永恒的目标——打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