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军营一日”:云端一日,感受强军新

晨光破晓,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数架战鹰在机场待命,振翅欲飞。侯向坤摄
云端一日,感受强军新脉动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台历翻飞,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那些和着时代鼓点的强军脉动如此强劲。
6月16日是一个寻常日子,对第74集团军某旅来说,这一天却是忙碌的一天——某海域大机群海上飞行战术演练即将拉开战幕。
夜宿兵营,记者兴奋难眠。轰鸣的机群、疾驰的铁流、飞转的雷达……这一切谱成一首雄壮的乐曲,让人心潮澎湃。
凌晨时分,发动车辆声打破夜的寂静,飞行战术演练即将展开。
快步穿越低矮的草丛灌木,一架架战机映入眼帘。此时,它们正在微弱月光下掀开迷彩伪装,摆开阵势;一箱箱航炮炮弹、一枚枚导弹、火箭弹,正悄无声息地挂载“上膛”。
“今天预设了复杂敌情,不能开灯暴露位置,这是个不小的考验!”近距离采访机械师李进,记者发现,在战机旁忙碌的机务官兵们,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跟随飞行员郑丹来到一架战机前,战机疾速扑面的强大气流,让记者无法顺畅呼吸。坐进直升机机舱,记者的耳朵被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嗡嗡响。
战机一路疾驰,机翼下的景观不断变换。探头向窗外望去,直升机组成的飞行编队,正向目标海域发起超低空突击。
“这片海域我飞过无数次了,但今天这样的演练却是头一次。今天不仅涉及多机协同,而且敌情复杂……”郑丹一边介绍情况,一边仔细观察战场动态。
“开始攻击!”收到作战指令,郑丹驾机接连做出数个机动动作。记者的大脑一阵眩晕,随着两团火光闪烁,导弹精准命中海上目标,一股黑色烟柱从远处升起。
“从低空突防到红蓝对抗,从空地协同到联合作战……其实,新变化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的‘第一次’越来越多。”完成一轮射击,郑丹的话不禁令记者心生感慨:正是这一个个“第一次”,组成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壮美画卷。
“我们的战机被锁定了!”随着机舱内红色告警灯亮起,只见郑丹驾机快速跃升、俯冲,发射一连串干扰弹,采用超低空、大角度飞行动作退出作战海域。
从月上树梢飞到朝阳初升,战机巨大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跟随飞行员低空突击,仿佛每一刻都有智谋的较量,每一处都有炮火硝烟味。
云海翻波、铁翼飞旋,记者眼前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战斗图景,拓展着陆军向“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的新高度。
走下战机,登上飞行塔台,只见远处的渔船星星点点。此时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各机组正激烈地讨论今天的演练,紧张地筹划明天的战斗。
联合作战、体系思维……训练大纲里的专业词组,如今成为他们口中的高频词;日夜练剑,成为他们的常态。
与他们相处,记者愈发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从飞行指挥员到普通官兵,他们身上都洋溢着如火的战斗激情。
一天天默默无闻的奋斗,一年年夜以继日的坚守,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冲锋……今天,放眼陆地、天空、海洋,一个个战位见证着无数官兵战斗的身影,也回荡着他们心中的强军号角。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