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团倡导实行“网络五同”——“云端”
火箭军某团倡导实行“网络五同”——
“云端”架起“连心桥”
■吴乐 本报特约记者 张新凯
“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熄灯号响,夜色渐浓,火箭军某团勤务连水电工王志强维修完厂房电路返回连队时,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该连指导员马如森看到后,及时为小王点赞并留言:“天冷注意保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句充满关怀的暖心话语,顿时让小王倍感温馨,一天的疲劳也瞬间消除很多。记者了解到,这是该团拓展“网络阵地”,组织干部与战士实行同关注、同学习、同娱乐、同互动、同交流的一个缩影。
“朋友圈动态蕴藏着战士们的‘小心思’,也是他们思想情绪的‘晴雨表’。”马如森举例说,小王一直是连队的“放心人”,公差勤务带头干、专业训练冲在前,模范带头作用一直发挥很好。然而,一个月前从驻训场归来,他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马如森多次找他谈心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直到有一天,小王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声分手,各自珍重”,马如森才找到了症结所在。他当即靠上去了解情况,得知因驻训期间任务繁忙和严禁使用手机,其女友联系不上,所以提出分手。马如森积极为小王支招,并安排他休假。如今,休假归队的小王不仅与女友缓和了关系,而且在工作中也恢复了以往的干劲。
“网络时代,青年官兵表现欲很强、渴望被重视,喜欢在网上倾诉个人想法,如果带兵人没有及时跟进,很难把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前不久,该团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分析会上,马如森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做法。
官兵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该团党委一班人认为,当前“90后”“00后”是部队主体,他们作为“网生一代”,更乐于通过网络交流感情、互动娱乐,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带兵人不仅要懂网言网语,还要善于用网做一人一事工作,积极融入战士的内心。为此,他们及时发出“网络五同”号召,鼓励机关干部和基层带兵人利用互联网、强军网、学习强军APP等平台,跟战士同关注、同学习、同娱乐、同互动、同交流,通过融入官兵微信朋友圈,增进理解、增强互信。
“线上互动,激活了思想教育一池春水。”谈及“网络五同”,该团某营教导员许建波深有感触。去年组织“宪法宣传周”活动时,为了增强官兵法治意识,他又是收集资料,又是喷绘展板和彩页,本以为大家会争相观看,没承想大家“来也匆匆、看也匆匆”。有一天,许建波在某公众号看到一条邀请全民参加“宪法知识网络答题竞赛”的消息,就把链接分享到自己微信朋友圈。此举不仅吸引了广大官兵踊跃参与、积极抢答,还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受此启发,许建波积极拓宽网络应用平台,定期组织宪法知识网上辅导,及时分享官兵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质效明显提升。
“领导全部上线,择优分享推荐。”该团政治工作处主任坦言,“网络五同”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带兵人积极探索打开网生代官兵心扉的“金钥匙”,在“云端”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