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高宏宝:当兵要当排头兵,干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司机高宏宝——
干工作要做“火车头”
■赵 健
月色如洗,雄阔的天山山脉如一条巨龙,盘踞在苍茫戈壁。“呜——呜呜呜!”一长三短的鸣笛声响起,另一条“龙”从远方呼啸而来。
通过无线电波,司机长高宏宝沉稳的声音传入乘务人员耳中:“目前列车进入强风路段,时速降至45公里每小时,预计12分钟抵达前方停车避风区……”
南疆铁路上,新疆吐鲁番至库尔勒的这段“吐库二线”,与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司机高宏宝是“老相识”。1974年,4岁的高宏宝跟随父母从老家陕西西安来到乌鲁木齐小镇鱼儿沟。“我父亲是西安火车站的一名普通工人,当时响应全国铁路系统支援大西北铁路事业的号召,第一批入疆。”高宏宝说。
1993年从新疆军区某部退役后,高宏宝被分配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铁路临时管理处库尔勒机务段工作,在鱼儿沟站当内燃机车学员。看到火车司机们身着统一制服、头戴大檐帽整齐列队的身影,高宏宝好像回到魂牵梦绕的军营。“当兵要当排头兵,干工作要做‘火车头’。”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成为高宏宝的志向。
向梦想奔赴的过程中,高宏宝一有时间就捧起专业书籍,学习列车牵引相关知识。不到两年时间,高宏宝从同批46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被选拔为副司机。1998年,28岁的他成为库尔勒机务段最年轻的司机长。
驾驶室挡风玻璃外,狂风渐渐平息下来,列车驶入避风山谷。“检测设备的同志请注意,按应检尽检原则做好检测,全力保障行车安全。”列车停稳后,高宏宝再次发出指令。
“安全”,是高宏宝部署工作时的高频词。他在20余年写下的250余本“司机手账”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安全”。
依托“司机手账”中高坡区段行车的相关记录,高宏宝将不同车型易发生“行车冲动”的点位一一标记在地图上,综合地形、气候等因素反复摸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高坡区段旅客列车平稳操纵法”,在全国铁路系统推广。2015年,高宏宝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司机长,车外风力降至33米每秒,是否发车,请指示!”
“呜——”机车发出一阵长鸣。天色越来越亮,沿途的骆驼刺由黄返绿。高宏宝这个“火车头”牵引起一节节车厢,护送着旅客,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