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浓 军民情谊深

人武部干部、民兵以及边境派出所警察向朝鲜族村民学习包粽子。王福君摄

人武部工作人员以及星火志愿团成员与李银秀老人聊天。张德力摄
唱欢歌做美食,村民笑开颜
■王福君 本报记者 孙有权
“五月五,敲锣鼓,幸福日子把歌舞……”端午节前夕,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果园村的团结大院里,村民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与县人武部干部、民兵、边境派出所警察载歌载舞,共同制作特色民族美食,迎接端午佳节。
当地人过端午,有吃打糕的习俗。“嘿呦!嘿呦!”民兵和村里的朝鲜族大叔挥起木槌轮番向木槽中的糯米团捶去,不一会儿,米团变得又软又糯。随后,再将艾蒿加入其中,清香软糯的打糕便制作而成,蕴含着当地百姓对山木青翠、五谷丰登的美好期望。
这边制作打糕热火朝天,那边的厨台上更加热闹。朝鲜族阿姨端来提前清洗好的粽叶、糯米、红豆、红枣等食材,与大家一起包粽子。看到人武部干部、民兵和警察拿着粽叶不知所措,村民们不禁乐得笑出声。
“包粽子很简单,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再依次放入糯米和其他馅料,放上几颗红豆……”朝鲜族阿姨手把手耐心教学,大家伙学得有模有样,没过多久,包好的粽子就堆成了小山。
“每次来村里,村民们都热情招待我们,今天我们也要把心意装进粽子里,送去满满的祝福。”参与这次活动的马鹿沟镇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李鹏说。
土豆粉饺子、辣白菜、新出锅的粽子、香甜的打糕……谈笑间,各色美食摆上桌。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大家围坐一起,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唱起民族歌谣,节日的喜乐洒满村庄。
“军民同心筑堡垒,军地携手共振兴。”此时,已到正午,村口的标语在夏日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醒目。
拉家常送祝福,烈属心头暖
■张德力 吕瑞璞 本报特约记者 王士刚
“杨大爷,这段时间身体还好吧,马上要过节了,俺们过来看看您……”端午节前夕,河南省临颍县人武部工作人员与当地爱心服务组织星火志愿团成员走进王孟镇前杨村烈属杨合成的家。
“天儿这么热,赶紧上屋喝点水凉快凉快。”头发花白的杨合成乐呵呵地把大家请进堂屋,忙活着递水、切西瓜。
“今年麦子收成咋样?农作物都播种没有?”刚坐下,县人武部政委就关切地问道。“多亏了村里民兵,前几天接连下雨,他们帮忙抢收,减小了不少损失,昨天又帮俺家把几亩玉米种上了。”杨合成感激地说。
休息片刻,几名人武部工作人员、星火志愿团成员拿出自带的糯米和粽叶包起粽子来,又把提前准备好的艾草插在门框两边。顿时,这个农家小院洋溢着浓浓的端午味道。
3公里外的坟台村是“一级战斗英雄”李海欣烈士的老家。得知人武部工作人员和星火志愿团要来的消息,李海欣的父亲李银秀起了个大早,把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
10时左右,远远看到有一行人朝家里走来,李银秀热情迎上前,嘴里一个劲地说:“几十年了,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俺们,俺们打心底里感动。”“李大爷,您的儿子为国尽忠,我们就是您的儿女,理应好好孝敬您。”民兵赵见磊紧握老人的手动情地说。
唠家常、问冷暖、送祝福,小屋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根据计划安排,一行人还要到下一位烈士家中去探望。临行前,人武部领导嘱咐道:“您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我们。”“我有优抚金,吃得好、住得暖,你们能来看看我,陪我聊聊天,我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李银秀将人武部工作人员以及星火志愿团成员送到车上,并热情欢迎大家再来做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