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点亮“北国雪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组织创演优秀文艺作品提升国防教育质效
红色文化点亮“北国雪城”
本报讯 特约记者乔振友、李军波报道:“观看这场演出,仿佛走进白山黑水,置身战火硝烟,愈发钦佩东北抗联将士们的英勇忠诚。”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台下,观众同悲同喜,一位观众观看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创演的纪念东北抗日联军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后感慨。据介绍,该作品从2016年至今已经在全省巡演近百场,好评如潮。
“以国防主题文艺作品增强国防教育感染力,是我市近年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一直坚持的做法。”市委常委、牡丹江军分区政委殷波告诉记者,“北国雪城”牡丹江是一座“英雄之城”“红色之城”。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马骏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播下红色火种;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将军等,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入选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八女英烈”和“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从这里名扬全国。
“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光辉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殷波介绍,2018年,牡丹江市委专题常委会审议通过《打造“红色文化之城”工作方案》,决定实施红色文化保护、研究、开发、创作、教育5项工程,并对国防主题文艺作品创演和传播提出明确要求。
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研究利用红色资源基础上,致力于国防主题文艺作品的创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退役军人邹延林从2004年起遍访杨子荣生前战友及相关亲友,创作数十篇散文和纪实文学,向世人讲述杨子荣的革命故事。林口县政协原主席、东北抗联研究学者于春芳,数十年调研、考证和挖掘抗联历史,撰写出版13本歌颂人民英雄、讲述抗联历史的书籍。他编著的《八女投江》一书,成为牡丹江市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必读书目,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的优秀青少年图书;主创的《八女颂》《八女投江史实考》《东北抗日联军林口遗址与战事》和林口抗联史纪实片等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此外,音舞诗画剧《让历史告诉未来》、电影《镜泊湖的枪声》、抗联题材纪录片《寂静的枪声》、地域文学《牡丹江抗日斗争史》、英烈群雕《八女投江》、巨幅油画《林海雪原》等一大批凸显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力作,受到广大市民和读者好评,有力推动了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每一次编排创作,都是对峥嵘岁月的回望和致敬;每一次演出,都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国防主题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让“北国雪城”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之城”,全国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2019年8月,首届全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成果展在该市举行;2020年,全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冰雪大赛在该市举办;2021年,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该市召开,红色旅游成为大会亮点。如今,牡丹江市已连续8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市适龄青年应征热情持续高涨,上半年大学毕业生征集率达85%。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